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的区别

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的区别 干支纪年法与干支纪日法的区别?

干支纪年法与干支纪日法的区别?

干支纪年法与干支纪日法的区别?

回答:干支纪年法与干支纪日法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是年和日的区别,它们的天干和地支都是相同的。在干支纪年法中,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都离不开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的相互搭配的组合。纪年是60年一个轮回、纪日是60日一个轮回、所以没有什么区别。

干支纪年法与干支纪日法的区别?

二者从根本上没有区别。唯一差别是循环的频率不同:纪年时,60年后才开始新一轮循环;纪月时,近5年(差两月)才开始新一轮循环;纪日时,2个月左右就开始新一轮循环。

都是以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构成的60花甲子依次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

如有一比喻的话,将#34六十花甲子″看成一块手表,用以纪日,看成是表盘中的#34秒针″,用以纪月看成是表盘中的#34分针″,用以纪年看成是表盘中的#34时针#34。3种纪录同时进行,当纪日的干支数过半时,纪月的干支进入到下一位;当纪月的干支数过1/5时,纪年后干支进入到下一位。如此永不停止,循环往复,就成了过去与当下和将来。

纪日和纪月的区别?

纪日是指在农历中用干支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

纪月是指在农历中用干支记录月序。一般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夏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夏历十二月),以此类推。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纪日和纪月的区别?

1、纪日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来纪日。

天干有十个,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便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还是简化后的好。

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

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可以组成60个单位,这就是所谓的六十年一甲子。

六十甲子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如果今天是甲子日,那么之后便分别是乙丑日、丙寅日等,之前便是癸亥日、壬戌日等。

比如《左转》中写到:“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便已经开始了。

一天之内的时间,古代一般用地支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正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每天的23点至次日的1点为子时,23点为子初,0点为子正,1点为丑初,以此类推。

十二时辰

另外,十二时辰从子时开始,分别又被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而一个晚上又被分为五更,每更两个小时,“三更”便是子时,所以有“半夜三更”的说法。

2、纪月

古代纪月比较简单,就是用序数来记,即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其中一月又称“正月”,今天的农历依然是如此纪月的。

不过每个月都有别称: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3、纪年

1)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方法是按照天子和王公即位的年次来纪年,直到新君即位为止。

例如公元前770年,在我国古代就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

2)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开创了年号纪年,这一年便是“建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