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习俗

惊蛰节气习俗 惊蛰时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惊蛰时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惊蛰时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惊蛰日清晨村童到田间咒雀,击打钢器,沿着田埂而行,唱咒雀词。 把石灰、灶灰、唇炭追撒在墙角及偏僻处。 用香油煎糕,或者用韭莱做成荤素各种饼,煎炸饼豆以驱除百虫。 把黄豆用盐水浸泡,二十四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放在锅中妙熟,全家人吃炒豆,称之为吃蝎子毒。 西府海棠、玉兰、排桃、绣球、杏花、宝相花、种田红、木挑、李花、月季花、剪春萝等上市。 民间很多地方的人们将惊蛰称为“二月节”。其实早在西汉《礼月令疏》是把惊蛰放在正月,而把清明放在二月。到了东汉刘欲的《三统历》将惊蛰改为二月节。既然叫“节”,那就自然少不了精彩有趣的民间习俗活动。 常言道,“春雷惊百虫”。惊蛰一到。天气转暖,昆虫和细菌开始活跃,容易滋生疾病,因此山东的农民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与之相类似,陕西人会在这天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人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不但要炒豆子、麦子,还要煮连毛芋子、做芋子饺。不论东西南北,或熏或妙,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此外,惊蛰日还有灭小人嘴的习俗,不论是“祭白虎”还是“打小人”,都是取灭掉小人的阻挠,保证前程的顺利和生活的顺心之意。

惊蛰是什么节日?

答:惊蛰是中国一年24个节气中的一个。24个节气歌是这样唱的:春雨惊春清谷雨;夏满芒夏小大暑;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惊蛰就是24个节气中的第三个。意思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大地回暖冰雪融化了,冬眠了一冬之后蛇和昆虫,身体开始苏醒了。这里面反应了中国劳动者的智慧,掌握大自然规律的能力。

惊蛰是什么节日?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34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34,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

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34催芽肥#34,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