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桃杀三士典故

两桃杀三士典故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释义:晏子让齐景公赐三士二桃,让他们论功食桃,终致三士自杀而死。后遂用“二桃杀三士、齐相计”等谓施用阴谋手段杀人;用“齐三士、三士”等指此三人,也借指被谋害的人。

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

内容是说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

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

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鲁国国君鲁昭公访问齐国来了,齐景公设宴招待鲁昭公。

鲁国由叔孙蜡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两国君臣四个人坐在堂上。 而堂下站着的,乃是齐国的三位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

这三位勇士,都是齐景公延续齐庄公的“勇爵”制度选拔出来的最为杰出的人才,他们个个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号称齐国“三杰”。

晏婴看到这“三杰”后,不由得心生一计。

酒至半酣,晏婴说:“园中的桃子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就派人去摘,晏婴借口仙桃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不一会儿,就带着人摘了六个大桃回来了。

齐景公问:“就结了这几个吗?”

晏婴回答说:“熟了的,就只有这六个,别的都没熟。”说完,毕恭毕敬地献给了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

鲁昭公边吃着桃,边夸奖着味道甘美,堪称天下极品。

齐景公就说:“这桃子实在难得啊,叔孙大夫天下闻名,理当吃一个。”就赏了鲁国大夫叔孙蜡一个。

叔孙蜡连忙谦让道:“我哪里比得上晏婴相国贤德呢?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大,这个桃子理应归他吃。”

齐景公见他二人相互谦让,便说道:“那你们二人,就每人饮酒一杯,食桃一个吧!”于是,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就都把桃子吃了。

六个大桃,吃了四个,盘中就只剩下两枚桃子了。

这时,晏婴趁机说道:“请主公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

齐景公同意,马上传令下去,谁的功劳大,谁就可以吃了这盘中的桃子。

话音刚落,站在堂下的勇士公孙捷马上跑了过来,说道:“有一次我跟着主公外出打猎,在山上遇到一只猛虎,是我冲过去三拳两脚将猛虎打死,救了主公。如此大功,可以吃桃吗?”

齐景公点头称是。晏婴说:“可以。冒死救主,功如山高。赐酒一杯,桃一个。”

公孙捷喝了酒,吃了桃,十分得意。

堂下的古冶子见公孙捷吃了桃子,也大声叫道:“当年,主公过黄河的时候,一只大鼋把国君的马拖下水里,是我跳到水中搏斗,杀死了大鼋,才解救国君于危难。像这样的功劳,能不能吃桃?”

齐景公点头称是。晏婴说:“可以。赐酒一杯,桃一个。”就连忙把剩下的最后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古冶子喝了酒,吃了桃,也十分得意。

盘中的桃子已经吃完了。站在堂下的田开疆气急败坏的大声喊道:“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过关斩将,俘虏了敌兵五千多人,迫使徐国国君俯首称臣,威震四方,就连附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之功,就难道不能吃到一枚桃子吗?”

晏婴赶紧说:“开疆拓土,盖世奇功,自然远在公孙捷、古冶子二位之上,理应吃桃。只可惜,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以后桃子熟了,才能再请您品尝吧。”

田开疆怒不可遏,手按着佩剑说:“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这样的功劳难道还比不上打虎杀鼋吗?我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般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

说完,竟挥剑自刎而死!

最先吃桃子的公孙捷见田开疆自杀了,顿时羞愧难当,说:“我因小功而食桃,田将军有大功反而吃不到桃,我又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说罢,他也拔剑自杀了。

古冶子大惊,也拔出剑来,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亲如骨肉,誓同生死,如今他俩人已死,我如何苟活?”说完,也割喉自尽了。

两位鲁国来宾目睹此景,目瞪口呆,过了半天,鲁昭公才说:“我听说这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齐景公长叹一声,默默无语。

晏婴不慌不忙地说道:“他们都是些有勇无谋的莽汉,这样的人少几个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这就是晏子“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三个莽夫不知晏子之计,死的不明不白。

那么,晏子为什么要设局除掉这三位勇士呢?

据《晏子春秋》记载:三位勇士都有打虎的本领,狂傲的不得了,“晏子进而趋,三子者不起。”看到晏子进来了跟没看见一样,坐在那不理,毫无礼节,晏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晏子对齐景公说:“此(三士)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齐景公爱惜人才,并没明确表态。于是,晏子就使出了上面的这个计谋,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一气之下都自杀了。

这三位勇士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头脑简单,意气用事,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勇猛而登临高位的,所以个个恃功自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古代臣子是不能佩剑上殿的,像专诸刺吴王僚,只能光着身子靠近;荆轲刺秦王政,旁边的臣子都没有武器。这三位勇士凭着特殊的荣誉已经做到可以佩剑上殿的级别了,头脑又简单,态度又傲慢,一旦被人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齐国后期君权已经衰落了,庄公被大臣崔杼杀死,这个景公就是崔杼所立,君弱臣强的格局就此形成。庆封又杀了崔杼,田、鲍、高、栾四家又杀了庆封,这种混战让勇士们大有用武之地。

崔、庆两家被消灭后,田无宇家族“大斗出,小斗进”,暗中收买百姓,对国君公室的潜在威胁就更加严重了。而这个田开疆就是田氏家族的强人,除掉田开疆,就有去掉田氏臂膀的功效。

因此,从深处讲,晏子杀掉这样的勇士,是为了恢复正常的国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