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啥意思

连篇累牍啥意思 连篇累牍什么意思?

连篇累牍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连篇累牍什么意思?

“连篇累牍”形容数量很多而内容空洞重复的文章。此典出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李谔是隋朝初年管理文书的官员,他讨厌当时那种只追求词句华丽,内容却空洞无物的文章。于是,他向隋文帝上书,请求明令禁止这种浮华的文风。他说:“写文章时互相计较用词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正当道理,而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就算写了一大堆,甚至堆满桌子、塞满箱子,也不外乎什么月哟、露哟、云哟,这又有什么意思呢·”隋文帝杨坚非常赞赏这种观点,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种事。李谔说:“皇上不是可以向天下颁布命令吗?要求各种文章,都照实记录下来。”隋文帝点头称是,决定将李谔的建议颁行各地,让地方官参照执行。不久,隋文帝便死去了,而隋炀帝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喜欢那种“风花雪月”的文章,因此,李谔的建议很快就成了泡影了。

连篇累牍,状元典故?

连篇累牍(拼音:lián piān lěi d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魏征等《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李愕;字士恢,隋文帝时任治书侍御史,很有辩才,文章也写得很好。他看到六朝以来的文章常常华而不实,决定上书给隋文帝,希望通过发布政令来改变当时文风。主意打定,他就着手去写。李愕的《请正文体书》终于写好了,他在上奏之前又看了一遍:书中从魏武帝、文帝、明帝说起,谈到了他们祟尚文辞,不重视为君之道,只注重文辞华丽的雕虫小技,下面的人跟着他们,在文辞华丽上大做文章,渐渐形成风格,给后世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及危害,望当今皇上能出政令改变文风。,他觉得自己把要说的话都说清楚了

连篇累牍,状元典故?

隋朝时期,治书侍御史李谔能言善辩,文章也写得很精彩。他发现六朝以来,人们写起文章来,通常只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章的内容却空洞无物,于是他就想上一道奏章给隋文帝,请求天子亲自下诏,改变形式主义的文风。

其实隋文帝也对形式主义的文风感到讨厌。他在处理政务时,看到大臣们的奏章虽然华丽好看,却不重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他想到,当初南北朝时,北朝的文风比南朝的文风好一点儿,所以北朝政治稳固,而南朝帝王国破家亡,可见政治腐败与浮华的文风有很大关系。形式主义的文风,真是误国误民啊!

李谔伏案疾书,很快就写成了《请正文体书》,呈给隋文帝,请求认真审阅。奏章从魏武帝、文帝、明帝说起,说他们只注重修饰文章的雕虫小技,而不深入研究为君之道,使得后世国家衰弱,天下大乱。

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说一篇篇的文章,一箱箱案卷,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吟风弄月的内容,真是累赘冗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隋文帝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甚合心意,心想形式主义的文风害人不浅,大家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都追逐华而不实的东西,这样对大隋江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于是,他真的听从李谔的意见,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吏改变文风。

◎成语释义

文字十分累赘冗长。常用来形容篇幅长,句子冗长,文风不正。累:重叠、堆积。牍: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片。

◎故事出处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