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正常的胎位是什么样的?怎样调整胎位?

正常的胎位是什么样的?怎样调整胎位?

正常的胎位是什么样的?怎样调整胎位?

胎位是胎儿方位与母亲骨盆关系。分娩时特指胎儿的先露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胎位名称是由婴儿头部位置所命名。

枕前位是宝宝出生时最常见的位置。前位意味着宝宝头向下,面对母亲的背部。医护人员会将此位置描述为枕前位或“OA”。对分娩而言,前位为理想胎位,意味着婴儿的头部处于母亲骨盆间的最佳位置,婴儿头部更容易娩出,这可以使分娩进展更快,减少痛苦。同时前位使婴儿更容易蜷缩入趾骨之下,当婴儿感觉到盆底时,会抬起下巴,使头部顺利产出。

如果婴儿头朝下时,面向母亲的腹部,宝宝就是处于后位了,有时称之为枕后位或“OP”。在这个位置,宝宝的头部与骨盆不相适应,如果她的头部不能向下压迫母亲的子宫颈,就会造成分娩延迟。尽管后位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处于这一胎位或其他不利胎位的婴儿仍然可以顺产,只是分娩时间会更长,产妇自我感觉更加不适。

宝宝处于臀位时,意味着婴儿出生时,是屁股或脚朝下,而不是头朝下。这种情况的出现没有什么确切的原因。大小约20\%的婴儿在28周时处于臀位,约32周后,大约15\%的婴儿会处于臀位。如果到了37周,宝宝的姿势还没有调整过来,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回转术,也被称作ECV,就是指医生在体外将宝宝从倒转的姿势调整回来。如果体外调转术不成功,大多数孕妇需要接受剖腹产手术。

孩子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产妇状态如何等,都与最终选择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方式息息相关。

本期答主:王丹妮,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正常的胎位是什么样的?怎样调整胎位?

胎位异常是指“枕前位”即胎头向着骨盆的头位以外的各种非正常胎位,直到目前其病因仍未明了,可能与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孕妇的腹臂过松、胎儿的活动度过大、双胎或多胎、子宫畸形等因素有关。产前检查时所指的胎位异常是一个广义的分类,有头位异常、臀位异常、横位异常、枕后位异常等。其中最严重的胎位异常是臀部向骨盆的臀位异常以及胎儿纵轴与母体骨盆轴垂直的横位异常。

头位异常的分娩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一般后果良好。

臀位异常的分娩率占分娩总数的3\%~ 4\% ,多见于经产妇,对胎儿的威胁最大,死亡率可比枕前位高4倍左右。这是因为胎儿的臀部小于头部,分娩时胎臀娩出后,胎头娩出可能出现困难,产程往往延长,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

横位异常的分娩率占分娩总数的0.2\%~ 0.5\%,这是对母儿均极为不利的一种胎位异常,若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非正常胎位特别是臀位异常和横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胎位异常的患者中,只有臀位及横位可在临产前检查出来,其他患者往往在因产程异常做阴道检查时才明确。

西医认为,一般的胎位异常是可以矫正的,但严重的胎位异常只有行阴道手术助产或剖腹产才能解决问题。

传统中医将胎位异常列为“胎位不正”或“难产”的范畴,其病机多与气血虚弱和气滞血瘀有关,治疗的方法应为调理气血、补气养血、疏解肝郁、活血清热、健脾补肾等。中医认为,只要调理得当,绝大多数的胎位不正者都能得到矫正并且无损于胎儿和母体。

一、主要表现

(1)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的胎头常于临产后才衔接或不衔接,伴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口未开全即过早用腹压。在行各种检查时也可出现异常。

(2)多在行腹部检查、阴道检查、肛门检查、X光检查或B超检查后才会发现症状。

二、检查验证

(1)根据主要表现进行诊断。

(2)行腹部检查、阴道检查、肛门检查、B超检查和X光摄片检查加以确诊。

三、服药治疗

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陈皮、酒川芎、紫苏叶各6克,酒断续、酒当归、菟丝子、桑寄生、大腹皮、焦白术、杭白芍、盐泽泻各9克。

【适应证】早期胎位不正证(胎位异常)。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用,连服3天停药2天后复检,如胎位未转正,可继续服用3剂。服9剂后胎位仍未转正者为无效。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2】泽泻、杜仲、茯苓、炒枳壳各9克,白术、当归、熟地、白芍、淮山、菟丝子、山萸肉各12克。

【适应证】肾虚型胎位不正证(胎位异常)。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慎服。

【药方3】炙甘草4.5克,柴胡、茯苓、炒枳壳各9克,当归、黄芩、白术、石斛各12克,白芍15克。

【适应证】肝滞气滞型胎位不正证(胎位异常)。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慎服。

【药方4】制附子0.3克,升麻1.2克,牛膝9克,川芎15克,当归15~ 60克,人参3~ 30克。气虚较甚者,人参必须用到30克气虚轻者,可酌情减少人参用量,也可用党参代之血虚明显者,加熟地15克,麦冬30克身体壮实且腹壁紧者,加羌活、甘草各1.5克,荆芥、川贝母各3克,生姜3片。

【适应证】胎位不正证(胎位异常)。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2剂为1个疗程。2剂服完后复查,如胎位尚未复转,可再服1个疗程。如再无效,不可继服。不可用土荆芥。

【药方5】桔梗3克,炒枳壳3~ 6克,紫苏梗6~ 9克,川芎、桑寄生各15克,当归30克。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少华者,加龙眼肉10~ 15克,黄芪30~ 40克腰膝酸软者,加焦杜仲、桑寄生、菟丝子各15~ 30克羊水过多者,加猪苓、茯苓、大腹皮各10~ 15克,或者加车前子20~ 30克心悸怔忡者,加生龙牡、酸枣仁各15~ 20克脾虚纳差者,加砂仁、焦三仙各5~ 10克。

【适应证】胎位不正证(胎位异常)。

【制用法】水煎后取汁3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用。慎服。四、其他治疗

1.熏洗疗法

用艾条2根,水煎后乘热气熏双足,每晚1次。

2.灸烤疗法

在妊娠7个月后,经产前检查如发现有枕后位、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者,可用此法加以治疗。

其方法是在选用上述中草药煎剂的同时,用艾条悬灸至阴穴。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距小趾甲角约0.1寸处。操作时,用点燃的艾条两支,对准两足至阴穴,距离以热感能忍受为度,灸至皮肤潮红,时间为15~ 30分钟。艾灸的同时,嘱患者放松腰带,暴露小腹部,为胎位转动创造条件。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除部分子宫畸形、骨盆狭窄、肿瘤等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胎位异常外,大都可获得很好的效果。据临床观察,艾灸至阴穴后,除可增强子宫活动外,胎儿心率亦可增快,活动亦可增强。子宫和胎儿的活动幅度、频率在灸后1天或当晚可达到高峰,异常胎位在高峰前后会自动转正。其效果以腹壁紧张适中者为最佳,腹壁过于紧张者效果较差,腹壁松弛者则会在胎位矫正后又易复回。一般以第1、2次艾灸时效果最为明显,第3次以后效果较差。无效者可再进行第2个疗程,再无效者可停止艾灸。

此外,也可采用由医师进行牵引或压迫、扶持、倒转等疗法,必要时可行剖腹产或碎胎术等。

五、饮食宜忌

(1)应以低盐、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和不过分滋腻的饮食为主,宜多喝牛奶、豆浆之类的饮料,但不宜太甜。

(2)要忌食过于寒冷的食物,以免损害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

特别是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和过咸食品。

六、专家提醒

(1)异常胎位的早期发现,主要是依靠B超进行检查,但在妊娠28周前如果发现胎位不正,一般不要处理,因为此时羊水还较多,胎位尚未固定,以后多能自动转成正常胎位。

(2)在第28~ 32周期间如果仍为异常胎位,调整胎位的方法最好是以服用中草药为主,同时可以配合其他疗法。在第32~ 36周期间如仍为异常胎位,在采用上述疗法后无效时,应考虑行外倒转术疗法。外倒转术可能会引起脐带缠绕,须予以高度注意。外倒转术的适应证是:单胎正常胎儿,胎位清楚,先露部分已浮在骨盆入口上方,或虽已入盆,但能退出,胎膜未破,羊水适量。凡双胎、子宫畸形、先兆流产、有剖腹产史或产前出血史、胎膜早破或盆腔内有肿瘤者,均不应行倒转术。

(3)因为异常胎位属于难产范畴,因此,无论施行哪种疗法,都必须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