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物致道同类型

新格物致道同类型 什么是“格物”、“知行合一”?

什么是“格物”、“知行合一”?

什么是“格物”、“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境界已经到了圣人的地步(几千年来,中国只出现了两个半圣人,孔子为一,曾国藩为半)。

先来看看阳明心法的四句教:“没有善恶之体,有善恶之动,知善知恶是良心,为善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其人生思想精髓的浓缩。普通人不可能直接“悟”,这叫“倒果为因”。

假如这四个字,再浓缩成几个字就是了。

王守仁曾经说过:“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

好吧,“致良知”就是关健,如果弄清楚了,什么格物,什么起行,都不在话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圣人之余!

在贵州龙场悟道之前,实际上要对王阳明的出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阳明先生的祖父王性常,明初曾任兵部郎中,后赴广东督运军粮,归途遇海盗殉职。从那以后,几代人,都在农耕读书,悠然自乐。祖父王伦,守着祖上留下的数书,啸咏竹林,被誉为晋代陶渊明一流人物。在成化十七年(1481)中,父亲王华也是一位聪明绝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可以看出,状元的儿子,也是有才华的,加上良好的家庭背景,所以也有很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与圣人交谈,学习日进。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时任内阁第一辅助李东阳的赏识。不幸的是,这是一个错误的机会。他几次失败。28岁时终于考上了国考第十名,给了第二名进士第七名,官员去了工程部。后来,他因事触怒了刘瑾,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教育人民,受人支持。这是一个安静而艰难的龙场环境,结合历年的经历,日夜反省。最后,对儒家经典《大学》中“格物致知”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天半夜,他突然有了顿悟,以为心是感应万物的基础,从而提出“心即是理”的命题。这个名字很有名\\

什么是“格物”、“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俗的说法是格除了物欲之外,还要有良心。这里的良心不是良心,而是优秀良好的认知。把你内心正确良好的认知和行为或行动结合起来。

也许许多人会想,这有什么困难?心里知道后再去做。

但我们应该知道,知道容易做到难。在世俗的世界里,欲望万端,盘根错节,思念滋生,就像一股清澈见底的泉水。乍一看,自然透明;但是各种杂念混杂在一起,浑浊不堪。哪里能看清楚,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好的认知?

即使你有一些想法,你也不能确定这是最好的,更不用说坚决执行后的后果了。以至于我犹豫不决,痛苦不堪。

比如一个政治家要实行一个政策,他的想法是好的。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富裕,他会面临很多阻力:第一,既得利益者不想改变,因为改变是隐患,只有不改变才能维持;

第二种可能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挑拨和煽动受益者,受益者无法确定这项政策是否真的会带来利益。毕竟未知的东西都是可怕的;

三是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误解,或故意误解,或利用故事填满私人信息,执行走样。……如果这个政治家是个门外汉,他会被眼前的浑浊所迷惑,放弃自己的名声、利益和情绪。更有甚者,他会怀疑自己的政策,放弃。

但是,如果这个政治家是一个圣人,能够实现知行合一,他首先要知道,当他第一眼看到政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时,眼前的云飞渡其实只是一个插曲,不会给他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会勇于承担责任,果断应对,坚决执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景。

怎样实现知行合一?这就是格物致知。每日沉思,消除内心那些虚华的欲望,发现良心。假如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生命中所有的妄想都没有意义,所有物质的欲望都只是为自己设限,增添枷锁。所有的情况都不值得逃避和恐惧。如果你通过冥想,你的思想会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透明地看到这个世界,你会越来越接近自己,放弃自己。你看到和留下的是良心。如果你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你可以正确行动,知道并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