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兰芷之室

入兰芷之室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原文是谁说的?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原文是谁说的?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原文是谁说的?

孔子说的。

原文:

孔子曰:#34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34曾子曰:#34何谓也?#34子曰:#34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34。

译文: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34为什么呢?#34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生长就可以了。

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放丹砂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放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所以说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描述的是嗅觉具有适应性。

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这是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