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指哪三个

宋末三杰指哪三个 宋代三杰?

宋代三杰?

宋代三杰?

宋代三杰就是指宋末三杰:张世、陆秀夫和文天祥三位战士,她们面对外族入侵和挤压,拼命抵御,为争得民族生存、自尊心、正当防卫而英勇献身,不顾一切。

张世杰(?——1279年)

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县)人,宋代抗元名将。行伍出身,因军功升都统制。于咸淳五年(1269年)元军围樊城时领命拒敌,依次转战南北十年。

陆秀夫(1236—1279)陆秀夫(公年1236年-公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名惠州东江,楚州江阴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宋代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合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宋代后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爱国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定贡士后,换以天祥之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之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宋末三杰”到底是谁,怎么评价?

“宋末三杰”是指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往往将他们合称之为宋末三杰,这是因为在宋末元初,面对着蒙古铁骑的侵略,三人不畏牺牲,守卫宋代锦绣河山,最终英勇献身。为了能牢记他的善举,在历史上将他们称为“宋末三杰”。下面,使我们详细了解他的英勇事迹。

文天祥:状元及第,誓死不屈

谈及文天祥,大家最开始想到的是《过伶仃洋》里的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抽取丹心照汗清”,而文天祥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这话。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蒙古族恰逢对于整个宋代虎视耽耽。1256年,文天祥赶考,考取了第七名,但是因为文章内容遭受宋理宗赵昀的器重,特意提为第一名,文天祥变成曾经的全国各地状元郎。遗憾,刚报考状元郎,就因为父亲过世,返乡守丧了三年。

再次回到朝廷之后,文天祥又因为政界内讧,多次沉浮。面对着全部宋代的低迷,文天祥卖掉家产,抵御蒙古军队,终因敌强我弱兵败被俘虏。文天祥在广东省被俘虏后,被押送通过伶仃洋,蒙古军统率张弘范使他写投降书,文天祥不肯妥协,写下广为流传的《过伶仃洋》。最终,文天祥被押到元大都,面对忽必烈功名利禄的诱使誓死不屈,终英勇就义,享年47岁。文天祥归属于文武全才,一生经典著作有《正气歌》、《文山文集》、《指南录》……

陆秀夫:身处宰相,背帝赴死

陆秀夫是宋末三杰里最悲痛的一个人,以秀才之躯勇赴国难。陆秀夫和文天祥一样,都是进士出身,随后入朝为官,一直当到左丞相。面对着蒙古族的侵略,许多朝中高官都四散逃跑,陆秀夫却坚持不懈拥戴宋代大统,帮扶小王爷赵昺。

1279年,宋代的残留阵营与清朝精兵在广东省崖山进行血战,宋军被战胜。44岁陆秀夫身背8岁的皇帝投海自杀,守住了宋代最后一点自尊。为了庆祝陆秀夫,它的人生经历经典著作被后代选编成《陆忠烈集》。“忠烈”二字,陆秀夫实至名归。

张世杰:将领出世,溺水平章

张世杰是正儿八经的将领,一直拥戴宋代二帝南进逃亡。元军多次对张世杰劝降,都被拒。崖山海战宋军大杰是正儿八经的将领,一直拥戴宋代二帝南进逃亡。元军多次对张世杰劝降,都被拒。

之后崖山海战宋军大败,皇上也随之陆秀夫一起投海了。张世杰本来还想联络杨太后,再次拥立宋代的宗室子弟。但杨太后在听到赵昺去世后,也赴海自尽,张世杰下葬了皇太后之后,心如死灰。不管不顾部下有关风吹雨打要来的提醒,自身溺亡于广东平章山脚下。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都能够说成全力保护着宋代,给宋代的结束赋予了最终一抹余辉,让众人敬叹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