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之官欲

政坛之官欲 官欲的意思?

清末杨翠喜案为何引起官场大震动?

官欲的意思?

清末的政坛乱局中,一位歌女的被赎身送人的事引发了末世清王朝的大震动,暴露了清廷内部的激烈矛盾和朝局严重的腐败现象,时髦歌女搅动政局,官二代好色丢了官位,奉承拍马的小官靠送美女巴结权贵而平步青云,满汉两派政治势力围绕着一件歌女案而激烈角逐。风花雪月场上有才子的痴情,有权贵的馋涎,有佞臣的阴谋,有借机搅动政坛的风流歌女的出彩表演。杨翠喜案实在是很有故事的。

第一,清末乱局,政坛多股力量缠斗在一起,激烈角逐。

1898年6月11日开始推行戊戌变法,但变法遭到了清廷保守势力的反扑,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变法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斩杀,变法仅仅维持了103天就结束了,可是,戊戌变法却掀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改革的序幕,并推动了思想启蒙运动发展,掀起了对旧体制变革的思想浪潮。

随着革新思想政治运动的发展,清王朝不得不作出让步,推行“君主立宪”,因而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君主立宪”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6年开始,颁发“预备立宪”的谕旨,改革官制,停例捐,禁鸦片,创设政务处及编制馆等;并设立宪政研究会和法政学堂,改组宪政编查馆;筹备设立中央“资政院”(未来的国会)、统计处等。第二阶段从1908年开始,公布《钦定宪法大纲》和《逐年筹备事宜清单》,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举行各省举行选举,选出议员、议长,组成咨议局等。第三阶段从1911年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筹备展开国会会议,确定接近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体制,并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

可是,在“君主立宪”中唱主要角色的政坛人物并非都想真正“立宪”,其中有两个重要角色骨子里是反“立宪”的,一个是慈禧太后,另一个是袁世凯。慈禧太后之所以同意搞“君主立宪”是以退为进,以妥协来缓和反清新力量与清廷矛盾的激化,其目的是保住帝制。而袁世凯之所以极力主张搞“君主立宪”,是想利用反清势力来为他自己从清廷那里争得更大权力。

当时,清朝的政局多重矛盾交织在一起,保皇党和太后党的斗争还没有结束,反清力量展开了对清廷的攻击;而袁世凯既与反清力量有矛盾,又利用反清势力与清皇室展开角逐;此外,汉族大臣张之洞等又联合一帮封疆大吏,继续搞维新,支持“君主立宪”。在多重势力的角逐中,袁世凯崛起,逐渐与清皇室展开了权力的争斗。清政府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决定推行宪政。而袁世凯则利用宪政的推行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的政治野心也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满清皇室和慈禧太后的警惕。

此前,清朝有条文规定,虽然满汉大臣同时并用,但实权主要掌握在满族大臣手中。而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八旗子弟和绿营兵抵挡不了太平军的进攻,只好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大臣掌握的地方团练兵,即湘军等来剿灭太平军,至此,汉大臣开始握有兵权,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都手握重兵,后来,袁世凯利用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也拥有自己掌控的军队,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掌握着军政大权。“君主立宪”政策推行时,袁世凯乘机用谋限制皇权,提升自己的权力,而这引起满清皇室的警惕,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清皇室和朝中保守势力与袁世凯的矛盾逐步加剧。

而就在这一背景下,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6月17日,“丁未大参案”——即杨翠喜案揭开了序幕。

清末名伶杨翠喜

第二,买伶妓送权贵,善于钻营的小官欲成封疆大吏。

公元1906年,清王朝为了表示支持推行“君主立宪”,进行了一场新官制改革,裁撤了一些旧的机构,也新增了一些机构。其中,新成立的农工商部尚书由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的长子载振担任。载振是个尚书,地位并非很显赫,关键在于,他的父亲是奕劻,他是慈禧太后信任的首席军机大臣,是满清皇室势力的主要代表,所以,朝内外大臣对要对载振另眼相看,极力想巴结他。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年末,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奉旨出访东北,路过天津,这位首席军机大臣的爱子到了天津,自然受到了津门各界的欢迎,官员、富豪等办宴会为他洗尘。他们叫来了津门名伶杨翠喜为载振演唱,杨翠喜表演了《花田八错》。这杨翠喜虽年轻,但已是风月场中的老手,她很快感觉到天津各界要人围着载振转,知道载振不是一般人,因而,在唱戏过程中,她极力向载振展示她的魅力,一次次向载振抛媚眼,时不时还表现出特别风骚的动作,勾起了载振小王爷的欲望,而载振本就秉性风流,岂能挡得住杨翠喜媚功的诱惑呢?她把载振撩得心里痒痒的,岂能忍受得了?载振浴火上升,对杨翠喜馋涎欲滴,眼光直盯着她看,表现出如痴如醉、急不可耐的神情来。

对这一幕,有一位善于钻营的官员看得特别清楚,这位官员就是以道员的身份天津南段巡警总局总办段芝贵。段芝贵(1869—1925)是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陆军第三镇统制、督练处总参议,武昌起义后,被袁世凯委为武卫右翼翼长,旋护理湖广总督。

段芝贵有一个绝招,就是为了攀龙附凤、升官发财、谋取私利,惯用美人计。比如,1900年,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直隶总督,袁世凯随即下令调当时的亲信段芝贵为天津北段巡警总办,但段芝贵对此不满足,随即捏准了袁世凯贪财好色的嗜好,多方选购名妓美女献给袁,因而深得袁氏的欢心,段芝贵因而当上了天津巡警道。

段芝贵

美人计的成功使段芝贵将之视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这一次他在天津遇到了位高权重的庆亲王奕劻的儿子载振出访东北路过天津,段芝贵当然是对其重点关注的。在宴会上,见载振貌美性感的伶妓杨翠喜垂涎欲滴,段芝贵自然是有了主意。载振想将杨翠喜占为己有,而杨翠喜假装拒绝,杨家想靠杨翠喜卖唱而长时间获得钱财,因而也不赞同。段芝贵利用其在天津的权力,威胁利诱杨的父兄,付给银一万两作为赎身费,迫使杨家接受,段桂芝随即派人在夜里将杨翠喜送到载振的住处,载振见到杨翠喜后喜出望外,对段芝贵印象很好,于是,载振为了奖赏段桂芝,便在他父亲奕劻面前大肆夸赞夸段芝贵很会办事,政绩显著。奕劻经不起载振一再请求,便对段破格升迁,他奏请慈禧发上谕:“钦命天津巡警道段芝贵恩赐布政使,署理黑龙江巡抚,着即前往任事。”段桂芝从一位道台被恩赐布政使,并将署理巡抚,很快将成封疆大吏,而这便是利用美人计巴结载振而得来的很大的好处。然而,此事却让杨翠喜卷入了一场激烈的官场角逐中,使杨翠喜成了“丁未大参案”的女主角。

清末名伶杨翠喜

第三,伶妓杨翠喜不简单,年轻貌美,才艺双全,曾是风流才子李叔同的最爱。

杨翠喜本姓陈,小名二妞儿,原籍直隶北通州,幼年家贫,卖给一户杨姓乐户,取艺名为杨翠喜。她自小从师习艺,学艺进步快,她十四五岁便长得貌美如花,楚楚可人,而且,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娓娓动听,十分诱人。杨翠喜最初在“协盛园”登场献艺,她所唱的《梵王宫》《红梅阁》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戏。

追崇杨翠喜的才子佳人不少,其中,追得最卖力的是当时的风流才子李叔同。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人们的关注,李叔同多才多艺,他工诗词,善丹青,懂音律,熟悉戏剧,集多种门类艺术的才能于一身,是难得的一位人才。不过,他个性独特,富有创新观念,风流潇洒。在当时在天津,他对于杨翠喜非常欣赏,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到杨翠喜唱戏的“天仙园”为杨翠喜捧场,两人互相倾心。李叔同常常在杨翠喜唱完戏之后,护送她回家去。李叔同还发挥了他关于戏曲的知识和专业技巧,杨翠喜说戏,说戏中的故事,并指导杨翠喜提高唱戏的技巧。李叔同与杨翠喜亦师亦友,亦互相倾心。李叔同在心里已经将杨翠喜当成了他挚爱的人。后来,李叔同到了上海,对杨翠喜很是思念,他还写了两首《菩萨蛮》,寄给杨翠喜,向她表达深深的思念: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

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

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李叔同对杨翠喜一往情深,杨翠喜对李叔同也是很倾慕的,但是,她抵抗不了官方强大势力,后来,她因被段芝贵赎出“天仙园”,献给了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而李叔同的一往情深也只能换来悲凉、失望的心情了。当李叔同从上海回到天津时,杨翠喜已经离开了“天仙园”到了北京,成了小王爷载振的宠妾。情感上很痛苦的李叔同后来东渡日本,在东洋学习各科知识和技术,后来,他成了归国留学生中最多才多艺的人, 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贡献的杰出人才。

李叔同

第四,献妓升官的事被御史上奏,使杨翠喜轰动全国,并掀起了政坛巨大波澜。

段芝贵从“天仙园”赎出了杨翠喜,并将她送给了小王爷载振,段芝贵因此而获得了升官的极好机会,他连跳三级,受命任黑龙江巡抚。

段桂芝在1907年任东三省军务处总办,同年4月27日署理黑龙江巡抚,可是,他献媚买官的事败露了,于5月7日便被免职,而且被查办。

原来,朝中御史赵启霖得知了段桂芝赎出杨翠喜并将其献给载振的事,他感到非常愤怒,认为是败坏朝廷官场的风气,于是,他上折参劾段桂芝,而据传,军机大臣瞿鸿禨趁机将消息传给当时的媒体,引发当时京、津各大报刊的关注,如《申报》《时报》等得知此事后也立即跟踪报道,使段芝贵献媚买官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慈禧太后

此事惊动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令人查到,段桂芝的官位实在是升得太快了,从道员一下升到了布政使,并署理黑龙江巡抚。当时清廷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而在东北关外,总督是徐世昌,奉天的巡抚是唐绍仪,吉林巡抚是朱家宝,而黑龙江巡抚是刚刚跳级升上来的段芝贵。东北关外乃是满清皇族根基所在地,实行行省制度已经有损满清的根基,慈禧想不到还有更严重的事。有满族官员提醒慈禧,东北关外的这些人皆是袁世凯的亲信,徐世昌原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谋士,朱家宝是袁世凯所信任的下属,唐绍仪是袁世凯所器重和提拔的人。慈禧感到,东北满清皇族的根基之地竟然都由袁世凯的人掌握着权力,这在慈禧太后看来,是十分严重的事,如果让袁世凯继续如此扩大权力,到时满清皇室就将被袁氏家族所取代了,为了清皇室,慈禧不得不反击。

可是,当时袁世凯是朝中非同一般的人物,一是小站练兵培养出来军官皆是他的亲信,新军的兵权由他全力掌握着;二是他是直隶总督,掌控着京城的门户天津,其势力非同一般;三是他是清王朝与南方反清势力缓冲的中介人物,也是保守派和革命派起调和作用的关键人物。所以,慈禧太后当时还不能动袁世凯,但她又不能不对袁世凯进行反击,于是,献妓升官的段桂芝便成了满清皇室与袁氏势力角逐的牺牲品,慈禧打压袁世凯,先对段桂芝下手。

慈禧太后在御史赵启霖上呈的奏折上批示,将段芝贵撤职,任命程德全为黑龙江巡抚,并派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对献妓案详细查办。

首席军机大臣奕劻是政坛老滑头,他得知段芝贵献伶妓给儿子的事之后,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退而自保,再发动进攻。其一,上奏慈禧太后,请求撤去他的儿子载振的农工部尚书之职;其二,编造杨翠喜只是庆王府的侍女而非载振的小妾,并让一直在追杨翠喜的天津巨富盐商王益孙将杨翠喜带回家中,要求王益孙咬定杨翠喜原是庆王府侍女,后来他将其娶为偏房小妾;其三,暗中授意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等人弹劾瞿鸿基暗通京津媒体,授意言官,怀私挟诈,诬陷官员。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6月17日,慈禧太后诏命孙家鼐、铁良查明,孙家鼐等主查官员为保全皇室体面,耍滑头,禀告慈禧太后称献媚买官的事查无实据。慈禧或为了皇室脸面,或不想立即与袁世凯面对面冲突,便不再核实,下诏将御史赵启霖革职,永不叙用,并以《京报》造谣中伤官员为由,勒令其禁刊。而迫于舆论压力,而且也是为了警告袁世凯,慈禧太后并没有让段芝贵和载振官复原职。

其实,慈禧太后这是对袁世凯和奕劻,对御史赵启霖和载振、段芝贵等各打五十大板,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皇家宗室颜面,保持皇权的权威性。

庆亲王奕劻

第五,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御史被革职引发舆论大哗,总督书上奏鸣不平。

御史赵启霖被革职引起了朝中舆论大哗,其实,朝中大臣们心中有数,献媚买官的是该是真实的,而主持正义的赵御史上奏弹劾失败,反而被革职,这太不公平,大臣们都知道,是庆亲王以擅干上谕诬蔑亲贵重臣名节为名要求将赵御史论罪的,因而,耿直的大臣心里非常恼火。

此时,有一位重要大臣站出来为赵启霖鸣不平,这个大臣就是岑春煊。岑春煊曾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至西安,后来,官至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等。岑春煊是一个资格老又有胆识的名臣,他历来与庆亲王不和,1906年9月庆亲王奕劻以片马问题非岑春煊解决不可为借口,使朝廷下令调岑春煊为云贵总督,岑春煊没有赴任,先到上海治病,而朝廷却又改旨意,令岑春煊为四川总督,并且让其不必进京请训,岑春煊认为这定又是庆亲王的阴谋,于是,他坐船到武汉,在武汉电请入觐,并不待上谕而乘火车沿赴京,进京后,他受到慈禧太后的四次召见,岑春煊向慈禧太后痛陈时局之弊,并弹劾庆亲王纵容贪腐,暗中与袁氏勾结,他表示愿意留在京城,当皇上、太后的“看家恶犬”。

其实,慈禧对奕劻和岑春煊是了解的,他既没有惩办庆亲王,却又嘉奖岑春煊,任命他为邮传部尚书,留在京城。此时,岑春煊开始针对袁世凯,他先是弹劾了袁世凯的亲信、邮传部侍郎朱宝奎,使朱宝奎被革职,;紧接着,岑春煊又抓住了赵启霖被革职的事,上奏折弹劾段芝贵,极力想让袁世凯的这一亲信落马,以此来削弱袁世凯。

岑春煊与军机大臣瞿鸿禨联手,鼓动江春霖等言官上章弹劾庆秦王和袁世凯,而岑春煊上奏弹劾段芝贵,为江春霖等造势。

此时,朝中有传闻称,岑春煊意在将接替袁世凯来坐镇北洋,这让奕劻和袁世凯十分不安,开始作出反击。袁世凯的反击十分恶毒,他直接亮出了他秘密得到的一张照片,该照片是岑春煊与梁启超的合影。这张照片到底是真实的合作还是伪造的合作,在当时很难证实,但却对袁氏打败岑春煊起了重要作用。奕劻、袁世凯向慈禧上奏,称岑春煊属于康梁一派,是“保皇党”、维新派,而这照片使慈禧也开始怀疑,慈禧想到了岑春被任命云贵总督,他不赴任,想必是一直想留在京城,来居心叵测,伺机反扑,慈禧非常愤怒,将岑春煊开缺。而瞿鸿禨不久也因为“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而被革职遣回原籍,真实原因是因为他在家中当着他夫人的面议论慈禧不信任奕劻,而他夫人将此事传出去,让外国媒体知道了便刊登在报纸上,慈禧震怒,便将瞿鸿禨革职。

岑春煊与梁启超

这一次争斗,表面上看,是北洋派领袖、直隶总督袁世凯及其后台庆亲王奕劻玩弄手段,化险为夷,使慈禧太后革了瞿鸿禨、岑春煊等人的职,取得了争斗的胜利,而实际上,却是使慈禧太后对北洋派加倍警惕,使她加大力度扶植满洲亲贵势力,用以牵制北洋派,最终导致了宣统年间满清亲贵集权的局面。

所以,在丁未的政治乱局中,满洲亲贵渔翁得利,1906年11月推行官制改革,表面上称是满汉不分,而实际上是满臣占优势,朝廷设11个部的13个长官,满蒙亲贵占有8席,而汉人仅占5席。“丁未大参案”之后,汉族重臣瞿鸿禨、岑春煊被罢官,林绍年出枢,张之洞、袁世凯明升暗降,而满人亲贵任各部尚书及以上官职的明显增加了。这为后来溥仪登基后载沣任监国摄政王作了准备。

第六,政坛风云变幻,人生沉浮难测,曾经奢华风流,最后遭人嫌弃,孤独终老。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次日,慈禧太后也去世,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加庆亲王奕劻以亲王衔并世袭罔替,朝中大权由载沣掌控,庆亲王失去了权力。此时,袁世凯害怕了,他担心载沣会杀了他,于是,他密令段祺瑞带着洋枪洋炮装备的精锐之师从保定赶到北京,以平息北京南苑兵变为借口,威胁朝廷,保护袁世凯。接着,袁世凯呈上奏折,称因为足疾需要休养,请求解职养病,这一方面给了摄政王载沣一个台阶下,另一方面保住自己的命。载沣只能暂时放弃杀袁世凯的计划,仅仅解除了袁世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官职。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犯清浪潮波及全国,清王朝岌岌可危,载沣实在没有办法,想到了重新起用袁世凯,十月十四日,载沣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要他率领北洋军去镇压革命党,但袁世凯不干,认为权力太小了,继续以“足疾未痊”为由拒绝出山;十月二十七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之后,因皇族内阁集权引起了汉族官僚离心,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清王朝的大权从载沣手中转到了袁世凯手中,袁世凯立即出兵对武汉革命军进行反扑,夺取了汉口。载沣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清廷的名义掌权者只剩下溥仪和隆裕太后孤儿寡妇,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袁世凯掌握大权之后,他将他的部署亲信都招回来任重要官职。段芝贵等一批新军将领变成了唯袁世凯马首是瞻的统兵大员,宣统帝被迫退位后,袁世凯从孙中山手中接过临时大总统的桂冠,不久正式就任大总统,而段芝贵因拥戴袁世凯当大总统有大功,先是任驻京总司令官,后改任拱卫军总司令。

段芝贵又重新有了大权,而此时,杨翠喜正是年轻少妇,自然是不愿意在天津服侍年老体衰的天津盐商王益孙丢,她经常跑到北京,成了跟在段芝贵身边的女人。杨翠喜有见识,貌美多才,戏唱得好,又善于交际,跟在拱卫军总司令身边,经常出入于重要宴会上,表现得十分出色,段芝贵宠爱她,而她为段芝贵联络京城要员,陪京城的权贵玩乐,并为他们唱戏,这使段芝贵也很有面子。而且,杨翠喜在京城上流社会还玩出了风头,段芝贵既是酒色场中的好手,又是舞台上唱戏的名角,而且,还是上流贵太太圈里的能人,她成了袁世凯最宠爱的小妾的知心好友,她可以自由出入袁世凯的新华宫,经常进入袁世凯小妾的房中,而段芝贵也利用她更受袁世凯的赏识。此时的杨翠喜可谓是奢华风流、十分得意。

可是,过了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并在绝望中死去,段芝贵感到袁氏政权完了,于是,他背叛了袁世凯,抛弃了杨翠喜。1920年7月直皖战争时,段芝贵任皖系的定国军西路司令,被直军击败后受通缉,他匿居于天津,后获特赦,于天津闲居。而杨翠喜因为袁氏完了,段氏战败了被通缉,她被认为与袁世凯的小妾一样是一个十分不祥的女人,因而政界人士所嫌恶,上流社会还传言,正是她引发了“丁未大参案”,给与她沾上边的政要带来祸害,所以,她被嫌弃,再也没有人想搭理她,她只有孤独终老了。

后有文人写诗咏叹杨翠喜,如:

送尽钿车拾翠人,一天余韵殿芳春。  相逢无赖随萍水,坠落微怜杂溷茵。

再如:

杜曲日返骄宝马,章台风急返香车;  王孙直觉春魂断,海怨云愁有暗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