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后是谁

千古一后是谁 历史上有哪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

千古一后是指谁?千古一帝是指谁?

历史上有哪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

谢谢邀请,简单的说两句,千古一帝,有人说是秦始皇,这也不能否认吧,也可以是吧?但我认为,千古一帝,非李世民莫属,为什么这样说?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把中华民族,推向世界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古代复兴吧!创历史奇迹,任何朝代没有超过李世民,史书记载,唐朝让李世民治理的,画地为牢,老百姓发了错误,画地为牢,五谷丰登本,人的思想觉悟,达到了鼎盛吧!经济发展和文化,达到世界空心,各国向唐朝取经学习,包括波斯人,韩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等不同国家,来唐朝取经,最著名的,李世民派唐僧,到印度取经,开启了中华文明的交流,民间传说,李世民是紫薇大帝吧!1000年才转一回,李世民,千古一帝,名副其实,我认为千古一后,是武则天,他有胆量,有魄力,在唐高宗,李志,有病期间,代理朝政,处理国事吧!以后,高宗病逝,武则天,自己当上了皇上,在历史的长河中,绝无仅有,在他当皇上15年,还有作为的,开创了历史上,一位女皇帝吧!15年的执政生涯,所以说武则天,千古一后,也是千古女皇帝,不忘初心,牢记历史,谢谢

历史上有哪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

萧太后是契丹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萧太后(戏剧中叫萧银宗)在戏剧和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暴戾、专擅、蛮不讲理、侵略成性的契丹女主。如果作为艺术形象,杨家将代表正义,她就是十足的非正义化身了,因此在戏剧舞台造型上,不仅她本身被塑成骄横不可一世,她的部下也被极为贬低,脸谱丑陋得出奇。其实在历史上不但箫太后本人是个出色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即是她的部下,也有不少治国人材。

萧太后(953——1009年)本名绰,小字燕燕。她是萧思温的女儿。萧思温是个汉化较深的契丹贵族,他精通儒家经典。辽穆宗耶律璟被人杀害,他与高勋等共同拥立景宗耶律贤,后被任命为北院枢宻使兼北府宰相。他的女儿燕燕被冊封为皇后。景宗时萧后初露头角,便显示了她的理政治国才能,因为景宗患“风疾”,于是“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实际上政权是由她控制。

景宗死后,萧后的儿子耶律隆绪为帝(圣宗),当时年仅十二岁,就由萧后奉遗诏总摄军国大政,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以后加封至“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承天后早在景宗年代开始参政时,便面临着一个十分艰巨的政治形势。当时在辽统治集团内部有两派势力,一派倾向保守;一派主张革新,即倾向汉化,萧后属于后一派,代表契丹贵族中的进步势力。经过她的努力,在景宗时便初步扭转了“政昏、兵弱”局面。可是在圣宗即位之初,辽朝廷仍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即内有贵族保守势力,外有宋王朝初年较强的军事压为,统治很不稳定。当承天后把这个危机向耶律斜畛、韩德让等革新人物讲出来时,韩德让等回答她说:“只要你信任我们,沒有什么可以顾虑的!”承天后果然很信任并重用了他们。

历史记载说承天后“明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又说她“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善于用人敢委以重任是她的突出优点,尤其是重用汉族地主出身的官员,重用韩德让即其典型事例。韩德让后来因功赐名德昌,不久又赐姓耶律,赐名隆运。他“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业”。连圣宗的即位,都“皆隆运之力也”。承天后非常信任他,“后燕燕与决国事,雅重隆运”,达到“位兼将相”,总揽了辽的军政大权。他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诸如他建议减轻农民赋税,招抚流民,赈贷饥民,严禁酷刑,平抑物价等,都被承天后接纳并付诸实行。他还要求承天后在选官时能“任贤去邪”,太后赞扬他说:“选进贤能的人管理国事,这才是当大臣的职守”。韩德让还“智略过人”,很能打仗,辽大败宋军的高梁河战伇就是他的功劳。但他并不是一味主张对宋用兵的人,他“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帖服中外,靡有邪谋”。他还是一个文士,曾受命监修国史。由于他功勋卓著被封为晋王。历史上承天后重臣中姓韩的只有这个韩德昌(让),如果戏剧中的韩德昌指的是他,那他与戏剧中那个被扬排风打得丢盔卸甲的草包将军韩昌,简直没法相比。

承天后在鼓励契丹汉化的同时,也注意安抚辽辖境内的汉人以缓和民族矛盾。原来辽的法律规定,契丹人打死汉人,仅用牛马赔偿便可免罪;而汉人打死契丹人,不但本人处从死刑,家属还要罚为奴隶。后来承天后下诏,不论契丹人还是汉人,一律用汉人旧法——即封建立法。

辽圣宗是辽代诸帝中比较有作为的一个,他“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既长,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是个汉化较深的契丹皇帝。承天后对他要求很严,有次他到平地松林去游猎,被承天后知道后,狠狠地训诫了一番,给他指出畋猎的危害,要他以后改掉。承天后死后,他继续实行太后执政以来的政策,使当时成为辽的盛世,“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戏剧中的萧后曾多次亲率大军与宋军作战,这一点符合历史实际。因为她能“赏罚信明”,所以“将士用命”。雁门之役败曹彬、潘美,就是她亲自率领辽兵取得的。澶渊之战,她也曾“亲御戎车,指麾三军”,亲自击进攻的战鼓,当然,这一仗她是被打败了。

京剧《四郎探母》中记萧太后曾将其女儿铁镜公主嫁给改名換姓的杨四郎,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萧大后共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观音,封燕国长公主,嫁给北府宰相萧继先;二女儿长寿,封魏国长公主,嫁给宰相萧排押;三女儿延寿,封越国公主,嫁给了萧恒德,全都嫁给了契丹贵族。至于那两个国舅萧天佐、萧天佑,不但历史上沒有这两个人,而且萧思温压根就沒有儿子;萧后沒有兄弟,哪儿来的国舅?

承天后萧燕燕可以说是辽代一位倾向汉化、主张革新的有才略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她执政时期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契丹族的汉化与封建化,这是契丹族的历史进步。当然,这个评价,并不等于否认她对宋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因为这与前者是两回事。肯定她指的是对契丹族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宋的关系那是辽与外部的问题;如同评价成吉思汗一样,不能把他在本族中的作用与对外关系混为一谈。

注:为什么承天后的三个女婿也都姓萧,是否同姓相婚?其实契丹萧姓并非同姓,据《辽史》记:“后族唯乙室、拔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耶律阿保机)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逐为箫氏”。可见萧氏中实包括乙室、拔里两个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