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唐卡

尼泊尔唐卡 齐乌岗巴唐卡主要特征?

齐乌岗巴唐卡主要特征?

齐乌岗巴唐卡主要特征?

齐乌岗巴画派在保持和吸收尼泊尔画风、噶当巴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更注重加强本民族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较强地体现出西藏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典型本土化、鲜明民族化的风格特色。该派的艺术特征主要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刻画,追求宁静安祥的气氛和稳重协调的视觉效果,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历时两年创作齐乌岗巴画派创新阿弥陀佛唐卡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历时两年创作齐乌岗巴画派创新阿弥陀佛唐卡

一是构图严谨,遵循了尼泊尔的构图形式,以几何方格构图分割画面。画面没有天空和背景,主尊佛像及上师像体量较大,几乎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四周佛像及上师护法都安排在有序的几何形方格里;或按方格式排满整个画面背景。画面组织自由起落,主题突出而层次鲜明。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二十一度母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二十一度母

二是在神佛造型上吸收尼泊尔量度,并以尼泊尔金铜佛像为准,脸部、手、脚部造型都很优美,但对五官,尤其是眉目形状作了改变,眼睛相对尼泊尔画风的造型要大,尼泊尔所画的眼睛像狭长形的菩提树叶,齐乌岗巴画派画的眼睛更圆弧一些,使之更本土化;神明造型体态高大,圆润丰满较胖,忿怒神明都体格魁梧,但四肢较短,而随从和往众等则较小,姿势多样而精美。对静类神像、忿怒神像的面部造型、身材动态、神态表情等刻画方面,静相神脸型更圆润,忿怒金刚头部较大,五官集中,身躯矮胖,手、脚都较大;忿怒神的面部表情和身材动态更加威严雄强;女性形象丰臀、细腰、隆胸,丰润饱满,呈“三折枝”式,追求曲线变化,具有悠美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齐乌岗巴画派尤其擅长于对人物形象内在精神气质的刻画,手法写实,从而较强的体现出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无论是寂静像或忿怒像,动作、姿势、表情相对于尼泊尔画派都更为优美、丰满和柔软。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释迦摩尼佛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释迦摩尼佛

三是画中人物衣装与饰品从简洁单纯转为丰富多变。衣装由热带上身裸露、衣物少而薄,转为适合高原气候的厚型藏式衣装;服饰也比尼泊尔画派更为精细华丽,衣纹没有晕染,飘带画得比较流畅。同时,强调佩饰的装饰作用,人物佩戴很多珠宝,色泽非常清觎美丽而且均匀细致,衣物等没有多少色泽。画面中人物的宝座和坐垫等较小,但非常精致。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文殊菩萨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文殊菩萨

四是画面背景基本没有天空、风景、花鸟、树木等,但喜用忍冬图纹作装饰,画面背景在铺涂相应底色调上绘制各种图纹,首次创造出了独具形式美和宗教内涵的装饰图案,而自有一种质朴、宁静、稳重和含蓄美。它包括:体现宇宙大地之嵌珠花边,体现水之波纹花边,体现风之气纹花边,体现火之火纹花边,以及各种动物造型之花边等,使之呈现出带有外来文化元素的藏式绘画独特风格。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七米震撼馆藏作品主尊之一叶衣佛母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七米震撼馆藏作品主尊之一叶衣佛母

五是用色浑厚浓重,特别强调对比色的应用,重色彩的浓淡变化,更趋红、黄暖色系调子,喜用硃砂,间以少量的绿、蓝等色,对色彩的视觉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笔法细腻。色度沉重而艳丽,色彩整体感觉润泽华丽,常采用晕染技法,依靠整团的色块,增强艺术感染力。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齐乌岗巴画派长寿佛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齐乌岗巴画派长寿佛

六是线条概括流畅,刻画细腻,线描讲究功力,富有自然之美。勾描金线和纹饰具有精细润泽等鲜明特色。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文殊菩萨

西藏古格唐卡画院作品文殊菩萨

“齐乌岗巴画派” 画风主要盛行于江孜、日喀则地区,作品多见于诸后藏萨迦寺的壁画和唐卡,并在萨迦、协噶、昂仁等处留存有具有尼风量度风格,用藏式染色法。由雅多·齐乌岗巴所绘《阿底峡师徒》、《萨迦班智达像》、《无量寿佛像》、《普明巨集光佛像》、《持挺护法像》、《四面护法像》、《诅咒天母像》等唐卡,其画背面均有“雅多·齐乌岗巴绘”题字,且均为萨迦法王八思巴时期所绘。法王八思巴时期的萨迦寺原壁画也传为出自雅多·齐乌岗巴大师之手,独树一帜的江孜白居寺壁画是该派的代表作。据说,在康区八蚌寺的圣物盒中的一幅大师亲手绘制的阿底峡尊者的蓝色唐卡(八邦寺画师唐拉泽旺曾拜见过)。此外,大师亲手绘制的作品还有江孜白居寺的观世音菩萨的大唐卡,和白居塔壁画中的普贤菩萨师徒画像,以及纳塘寺木刻版《如意藤》的图案等(如今木刻版已遗失)。

该画派代表人物有布达拉宫红宫绘画的主要执笔者降央加措、洛桑顿珠,与“小鸟活佛”齐乌岗巴,被称为“鸟派三师”。“齐乌岗巴画派”的出现,标志着藏族美术开始消化和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形成以西藏民族风格特征为主体的藏族传统美术和藏传佛教美术,是西藏公元13-14世纪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艺术流派。这个画派延续了约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