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的意思解释

釜底抽薪的意思解释 釜底抽薪的意味?

釜底抽薪的意味?

釜底抽薪的意味?

近义:木柴从底锅抽掉,才能让水止沸。形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是指暗地里开展毁坏。来源:《三十六计》第十九计表述:釜:中国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木柴从底锅抽掉。词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办事十分完全。同义词:抽薪止沸反义:火上加油、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代人却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仅,诚知其本,则降火而已矣。”这种形容很粗浅,大道理却这样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沸水进来是不要让水的温度降下去的,压根的办法是把火退回,水的温度自然也就降下来了。人世间许多事物原始和发展,跟水冷水沸方式类似,活生生转变之理同样。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交锋,大道理和劝阻水滚沸同样。正面攻击,相当于开水止沸,很有可能劳而无功;清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本原因,就是釜底抽薪。拓展材料:《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亦称“三十六策”,就是指我国古代三十六个兵书对策,语来源于汉朝,成册于明清。它是依据我国古代优异的军事思想和丰富抗争经验交流而成兵书,是中华民族久远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在于著书之时,语源能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年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俩唯应走耳。”意指败局已定,无法挽救,只有褪去,才是上上策。此语后代赓相延用,宋朝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清初,引入此语的人更多。因此用心收集群书,编写成《三十六计》。但该书为什么时候谁人所撰已难确考。原书按计名排序,共有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大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处于优点常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常用之计。一套各包括六计,一共三十六计。在其中每计名字后讲解,均系根据《易经》里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时候兵家刚柔相济、奇正、防御、彼己、实虚、主客等对立关联互相转化的观念演练成的,带有朴实无华的国防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因素。讲解后按语,多引用宋朝之前的战役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经典句子。本书也有老说和跋。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谋略的总结归纳及国防谋略学的珍贵财产,为便于大家牢记这三十六条奇招,有一位专家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次构成一首诗:明珠檀公策,进而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房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