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相轻武人相重

如何理解“文人相轻,武人相重”,这句话?

如何理解“文人相轻,武人相重”,这句话?

对文人相轻,自身实没有感受,也从没有对此有何查觉,也许,只有能独树一帜的大人物,才有资挌相轻相贬。经想,试答之,恐有轻率之嫌,先谢罪。乞原谅,望指教。
文人由于喜好不同,口味不同,背景不同,所处的阶层不同,所经历的事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附带自身的利益,必然会产生对事物不同认知,不同的认知,必然产生不同观点和结论,处景根本相同的人,也会因为内在基因不同,或者现在科学都不可知的迷,导致审美,口味,喜好的不同,互不认可,莫非,这就是文人相轻的原因?武人相重,试解之,武人习武,关健在实用,实用中有效,能至胜,就是好,实践证明有效,好的东西,不容你不重之。又,战友之间,在战场,生命相依,生死以共,用血凝成的情义,必然重之。浅見,賜教。谢邀。

虽然这句话有以偏概全的疑虑,但是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文人相轻,武人相重,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在文人的圈子里都是一边诋毁他人来反衬出自己作品优秀,而对于武人来说碰到实力不相上下的对手,不会像文人一样去诋毁,而是惺惺相惜。毕竟在文化作品上修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的人可以有很多,在武术造诣上能登峰造极地步的人却屈指可数。

文人相轻原文全文对应成语?

与文人相轻相对应的有武人相重,艺人相贱。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傅毅)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指。”
但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如果有人说你文化高你怎么说?

我实在不会说。我明知文化比我低的人说我文化高,我会怀疑我的文化是否真高;我明知文化比我高的人说我文化高,我会怀疑人家是否讽刺我。总之,就是对自已的文化是否高,很不自信,因此,面对别人说我文化高时,心里总是惶惶,不知说什么好,嘴里也就不知所以的胡乱咕噜两句而过。但当有人具体的说我什么好时,我嘴里不说,而心里欣欣然。实话实说。

自古文人相轻,武人相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保持自明自信而不自傲,夸奖你的你要自己明白自已的斤两,宜谦虚真诚不可傲气,讽刺你的则要自信坦然,不为所动。其实文化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并不会太过计较,因为不在一个层次。淡淡一句,过奖了,真挚不做作。

谦虚使人进步,因此自然还是要先谦虚表达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客套还是必要的。深层次而言无论人是否文化程度较高,但学海无涯,在知识在未知方面人力总是有限的,绝不可以自满,否则将再难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