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骑马客京华平仄正确吗

清明节快到了,有缅怀先人的诗词推荐吗?

清明节快到了,有缅怀先人的诗词推荐吗?

清明节既将到来!在下不才!这两天刚好作了两首诗,敬请众师友欣赏与指教!
五绝《清明祭》
露打早行衣,
烟愁觅鸟啼。
飞蛾旋祭火,
孝子腿沾泥。
原创_晨光无限
律诗《清明祭》
自古清明雨意沉,
当前地气水溜魂。
田间易起悲烟帐,
岭上难封唳鹤门。
野地坟头缺旺草,
晨天路上有忙人。
当传后代承今教,
不忘先贤育后恩。
碑前祭品恭心摆,
脸触思容泪目纷。
原创_晨光无限
多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留言,欢迎参与诗词的讨论!谢谢!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所谓的古风,即古体诗,诗体的名称,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亦称为:古诗、古风。其实就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因不在提问中,故不作过多的解释。)
古体诗产生较早,形成于汉魏六朝。其中包括了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乐府,本来是汉朝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其职责是收集民歌并为它配上乐谱。后来把这些配乐的歌词称之为乐府,比如汉朝著名的《陌上桑》、《东门行》、《孔雀东南飞》,南北朝的《子夜歌》等等,都是乐府。
此后至唐代、宋代,一些诗人仍沿袭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作的诗歌,虽然并不配乐,但是仍然称为乐府。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等。
其后,因大多诗歌并不再配乐,其诗体的形式也比较自由,篇幅长短并无一定约束,少者仅两、三句,每句或四、五言,或六、七言,或五、七言杂以三至十一言,按其言数称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体。其中又以五言体、七言体较为常见,亦称为:五古、七古。
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五言诗,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七言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一和其三。
尽管唐代已经形成了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但是其间以及宋代仍然有一些诗人仍然有按照古体诗(即古风、古诗)的写作方法写诗的,比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北征》、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荔支叹》、陆游的《长歌行》等等。其原因,古体诗即不讲究对仗,押韵范围也较宽、较自由,而且平仄韵均可用,既可以句句押韵,一韵到底,也可以间隔押韵。比如:曹丕的《燕歌行》,即是句句押韵;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一、其三)便是隔句押韵的…
问题中的赋,是古代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始作者应该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其所作的《赋篇》(《礼》、《知》、《云》、《蚕》、《箴》),对汉赋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至汉代则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其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讲究文采。六朝赋称为:俳赋,又叫:骈赋,主要特点是讲究骈偶和用典。唐宋时科举考试采用的称为:律赋,格式、对仗、平仄与律诗相似。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的影响所作的赋,称为:文赋。
比较著名的如: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别赋》、《恨赋》;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赤壁赋》等。
而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则应该是骈文,是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应该归于辞,这个也是一种文体,是一种抒情的赋。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则是铭文,是一种警戒兼褒赞性的韵文。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敌戒》,应称为:戒。是和箴铭相类似的一种文体。
问题中的诗,应该是指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问题中的词,则是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作:词牌。依照词牌而写的新词,称为:填词。此问题应该是作另外一个题目提问并作答的…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