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纪念历史上什么人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的来由,可上溯至二千五百年之时的周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帝王将相祭祖日,后传至民间,没有特定的被祭祀人物。
至于节前一天寒食,那是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后人把两节混在一起,实有点儿牵强。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天六个节气。清明节的前天是一百五,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也有叫介之推的。)是跟随重耳(以后夺得晋的权力,史称“晋文公”)逃亡的有功之臣,因为介子推性格狷介,许多看法与众不同。历史上的“秦晋之好”就是描述当时的情况,秦穆公任好“三置晋君”,就是秦穆公任好三次扶持了晋国的三个人当国君。当秦国扶持重耳从秦国回晋国掌权,将要渡黄河的时候,重耳把他们的旧衣烂衫、破席子等行李往河里丢,随侍的荀偃请辞,大意是说:主公你将要富贵了,就这样对待旧物;趁着我们这些跟随你逃亡十多年的老臣还没有犯错误,让我们走吧!重耳立刻承认错误。介子推在一旁不以为意,也看清了重耳及荀偃的真实嘴脸,萌生退意。介子推曾经在重耳快饿死的时候割股食君(重耳)(就是割了自己的大腿肉,做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吃。)
等到重耳取得权力后,大封有功之臣,却把介子推给忘记了,后来又张榜告示,请有功之臣自荐功劳,介子推不为所动。介子推的邻居打报不平,劝介子推去申报功劳,介子推说:算了吧!我喜欢做一介平民。邻居就去找重耳说明,重耳很惭愧,觉得很对不起介子推。就亲自去介子推家里去请原谅。介子推看邻居去给自己请功,背起老母逃进的绵山;重耳派人进绵山寻找月余,不得。遂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大火过后,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在一条小河边的树下。
后,重耳为表彰纪念介子推,把绵山改为“介山”,现在绵山的脚下有一个城市叫介休,意思就是“介子推背着母亲累了,休息的地方。”
重耳还觉得不够好,于是,下令晋国老百姓在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时十五天不准生火做饭,一律寒食,寒食节就是这么来的,后来逐渐的改成三天。后来,寒食三天,在全华夏广为流传,历经各个封建朝代的追捧,寒食三天在全华夏定下来,渐渐的成了一个高级节日。寒食节紧挨着清明节,所以,现在的人误以为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的。

读懂春秋就明清明(大概)

“清明”一词,本是形容大好春光清风明月,为何会成为祭奠先人的节日?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做两种假设。
一:假设我是这个节日的制定者。任何规定的制定最终的目的是得到执行遵守,要保证一项制度具有生命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可执行的条件。农业时代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在那些重复劳动,熟练劳动的年长者的手中,经验成为最重要的财富。他们挑选这个时间作为对逝者纪念的节日,既保证了不耽误劳动的节奏,又表明了对历史和经验的敬畏,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暗示和提醒。
二:假设我是这个节日的修订者。一个习俗的形成有很多历史因素。要改变它和要创造它一样的难,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完成的。在成百上千年的重复修改中,修订者没有找到比这个更好的时间,更佳的季节。对逝者的祭奠不仅是哀思的寄托,也是对生命的敬重,同时也是对新的开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