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如有神的上一句

下笔如有神的全诗?

下笔如有神的全诗?

答:下笔如有神的全诗是:
唐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全文为: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什么意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读书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提笔成章如有神助。形容读书,做学问,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
勉励所有人做事尤其是做学问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应该平心静气,潜心钻研,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有质的突破,一切都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谁写的?杜甫很自信吗?

在我们印象中,杜甫的性格好像不似李白那样,狂放不羁,自命不凡,但他生于盛唐,长于官宦之家,骨子里那份傲气绝不输于李白,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望岳》是他二十多岁时的作品,少年壮志当拿云的锐气和自信溢于言表,更有趣的是,他敢吹李白都不敢吹的“牛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联句出自杜甫的古体长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诗太长节录一段),此诗是他困守长安时所写求荐信,这类诗为仕途求进,一般都曲意奉承,贬低自我,露出阿谀乞怜的寒酸相,但你看他这首诗中说的什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我们寻常理解的,刻苦读书就能动笔写雄文,这二句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是自我表扬,就是说我杜甫饱读诗书,一肚皮孔孟圣贤文,写诗作文,笔落惊风雨,如有神灵相助。更让人叫绝的是后面,“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健亲”,杨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赋家,但也就勉强和我一拼。子建就是曹植,七步成诗那位,谢灵运说天下有才十斗,子建独占八斗,俺小谢占一斗,剩下一斗天下人均分,小谢的牛皮已经乌泱乌泱的了,没想到在杜甫的眼里,八斗的子建也就跟在自己屁股后头蹭点热度罢了;“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李邕,唐代大书法家,就是李白去求见的时他爱答不理,结果李白一生气写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就是这位牛人,在杜甫的诗里,不过是哭着喊着求自己见一面的无名之辈而已。王翰,著名诗人,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和俺杜甫做邻居;“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这两句是自我评价,就是说我感觉自己足够牛叉、足够出类拔萃,马上就可以功名显赫、登上高峰。这哪里还是自荐呀?分明是想说你现在对我爱答不理,将来让你高攀不起”,一吐郁积于心的明珠暗投的愤懑,这超出常人自信,真是狂得可爱。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真的没有吹牛,无论是杨雄还是曹植、无论是李邕还是王翰,论诗才谁也无法和“诗圣”比肩的。
杜甫怀抱“致君尧舜”的理想,身负高八斗之才,难免清高狷狂,自信满满。他说“诗是吾家事”,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是位有名的诗人,所以他认为诗是自己的家学,自己天生便有家族基因,祖宗传承的事业,写诗责无旁贷,他的自信不只来自于家族的光环,更多的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努力,尽管他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做现在时,但可能真不是吹牛,而是他的努力方向,他信奉“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虽不像李贺那般呕心沥血地吟诗,不像贾岛孟郊被成为“诗奴”“诗囚”,但也是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李白《戏赠杜甫》才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的诗歌众体兼备,无所不精,反映苍生疾苦、家国危难时,多选用乐府和古体,叙事细致入微,感染力强,他在诗中体恤民情,直陈时弊,有着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悲天悯人的博爱精神。他的律诗格律森严、意境苍茫、炼字精到、对仗工稳、沉郁顿挫,气韵沉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终以出类拔萃的诗歌造诣和为苍生立命的家国情怀与儒家风范,被后世尊为“诗圣”,震古烁今,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