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的宝宝从小养成

爹地的宝宝从小养成 父母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行为习惯?

父母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行为习惯?

父母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行为习惯?

感谢邀请。 一个人拥有好习惯是一生的福气。习惯的培养,要从婴幼儿开始。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画什么将来就成为什么。因此,父母的影响和教育很重要。

一、潜移默化

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强的,也最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怎样做,他们都看在眼里。因此想要孩子拥有一个好习惯,父母首先自己要在生活中做出榜样。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说话不大声喧哗。吃完晚饭,父母可以陪孩子讲故事,读儿歌,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父母把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会学着做好,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二,娱教娱乐

对于幼小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最好在玩乐中进行。

比如,教两岁的孩子使用筷子,对于肌肉还不发达的两岁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如果正常的教孩子使用筷子,在饭桌上,他夹不起东西来,时间长了就会失去耐心,再让他学就失去了兴趣。如果以游戏的方式让他练习,他就会很快乐。父母可以给他一双小筷子,和他玩儿夹豆子游戏,把一个碗里的豆子夹到另一个碗里,他就会很感兴趣,刚开始夹不住他也会哈哈大笑,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就学会了使用筷子。

习惯的养成,是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幼儿时期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就会很轻松。

您的评论、点赞、转发 是最好的鼓励 谢谢!

父母怎样培养婴幼儿的行为习惯?

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自己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当父母在意识到如何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的同时,也需要努力为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

1.帮助他们展示真实自我;教会他们有界限的爱和被爱;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帮助孩子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支持孩子确定他的人生目标,实现他的价值; 让孩子展示真实自我 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勇敢的探索着世界和展示着自我,他们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对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探索心。但是后来听到家长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呢”、“那个地方危险,宝宝不能去”,小家伙们慢慢地就收起了好奇心和勇气。怎样才能让孩子展示真实的自我呢?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的任何情绪,告诉孩子,你了解他的伤心、难过或是害怕的感受,引导孩子向你描述他的害怕、恐惧的感受,描述具体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中,家长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将你认为的是非观点告诉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相关注意事项,比如如何保护自己,家长会给予他哪些安全保障等。孩子会渐渐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当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并通过父母的支持发展出相应的技能,这样便成为了独特的自己。 教会孩子有界限的爱和被爱

那么在第二点,教会孩子有界限的爱和被爱。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越来越都有独有空间,这种空间不是冷漠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也不是家长被孩子控制,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而是在爱的辐射圈里,孩子逐渐拓宽他的探索领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也都有每个人的自由,爱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是告诉他即使不能满足,孩子也可以父母爱的氛围里去解决这些需求。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家长在培养孩子树立自我信任之前,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孩子作为一个强大的自主学习者,从什么都不会,到会语言、会动作,自信就是这样一步步通过学习和建立起来的。那么挫折是怎么来的呢?孩子可能会因为认为自己学不会、做的不够好而有挫折感,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适时支持孩子,给孩子设定一些小的阶段性目标,让孩子去尝试完成。比如家长在和孩子赛跑时,可以稍微跑的慢一点,特意跑的比孩子慢,和孩子玩耍打闹时,装作被孩子打败,有些时候,家长需要适时推孩子一把,在孩子想做却不敢做时鼓励孩子去尝试,当孩子完成一些比较容易的阶段性目标后,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有些孩子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慢,家长尽量不要太着急,因为其实孩子更为着急,家长要知道,孩子才是他人生发展当中的主角。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这就需要家长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在孩子能力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是非常愿意去承担力所能及的甚至是超出范围之内的事情的。如果您的孩子可以承担责任,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如果孩子还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与孩子一起来承担;有些责任是孩子暂时不能承担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等他长到多大时他就可以承担这些事情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参与到承担责任中,他会觉得自己在家庭中越来越被需要,越来越重要。 支持孩子确定他的人生目标

实现他的价值

在这里我没有用”帮助“这个词,因为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希望家长提供资源、提供情感的支持。孩子他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并在依次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并且会一步一步去付诸行动,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宝宝很喜欢乱扔玩具,怎么引导也不管用,我该怎么办? 从发展观的角度来讲,孩子乱扔玩具其实是他在训练自己的肌肉能力,这也是发展阶段一定会经历到的情况,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打父母的情况,其实是孩子没有控制好力度,有些孩子仅仅是想表达喜欢的情绪,但由于自己没有控制好力度,所以出现像是打人的行为。

当孩子出现乱扔玩具的行为,家长应该高兴,因为这说明孩子发育到了某个阶段,家长甚至可以欣赏孩子扔玩具的行为。当然,孩子玩耍过后,还是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家长需要用尊重的语气与孩子说话,问问孩子是否可以在玩耍过后将玩具收好;也可以和孩子说,”现在屋子里面有点乱,这样我们做游戏就没有地方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来收拾下屋子呢?;还可以采取请宝宝”帮忙“的形式,比如告诉宝宝”今天妈妈比较忙,是不是可以请宝宝来帮忙收拾一下呢?“大部分的宝宝都会非常乐意去进行;还可以利用特殊时期,比如宝宝的生日,我们可以告诉宝宝”宝宝又大了1岁,宝宝可以为家里做贡献了“,让宝宝对家庭生活有参与感,比如说爸爸去拖地、妈妈去做饭,宝宝可以去收拾自己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