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无行

求“文人无行”的解释?

求“文人无行”的解释?

“文人无行”的解释: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典故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

为什么文人都刚强?

中国的文人,一会儿哀怨可怜,一会儿孤芳自赏,一会儿佯狂自恣,不是这个圈子的人说“文人无行”,他们自己说“诗穷而后工”。
文人的祖宗屈原,在《史记》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到了太史公这里就突然“与日月争光”了。大概因为太史公本人也是一个失意文人,《史记》虽称“实录”,实在是“无韵之离骚”耳。
文人就像被恶魔附体的人,他们的身心都是作品之花的肥料,不能自主的。《离骚》像一个种子在屈原的生命中酝酿着,喷薄欲出,他实在不能不跟楚王闹翻,不能不“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他是一个文人。
文人是一群照着镜子搔首弄姿的人,他们像雕琢玉石、打磨象牙一样精心经营着“自我”。人的“自我”(ego)是否在承受苦难中被加强?韩昌黎云,“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好。”文人喜欢苦难,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受虐狂,喜欢赏玩自己的悲惨境遇。
古典文学有一种病态审美,病恹恹、娇怯怯的才足以吟弄风月,有很多这一类的意象,潘岳的白头发,沈约的细腰,卫玠的羸瘦,司马相如的糖尿病。。。
欧阳修说,“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话恐怕不尽然,诗人的“穷”,多多少少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旦做了诗人,动情起念便容易往愁苦、消极的路子上走,这样的常常自我暗示着,命运也就往这一条路走。
中国古代的文学,抒发的感情无外乎几种大的类型,怀才不遇是其中一大类,尤其受文人的钟爱。不过怀才不遇的东西写多了,无论从自己心理准备上还是从人际关系上都已经把“遇”的门关了,也就只能继续怀才不遇下去了。
孟浩然虽然觉得“端居耻圣明”,但以为自己是孟子后人,身份不好去主动求官的,他在鹿门山隐居到四十岁,诗名虽大,朝廷倒还没有请他的意思。
他按捺不住了,就跑去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上,于是他的文人病犯了,自怜起来,写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据说唐玄宗看了这两句诗很不高兴,说你自己不求仕进,我何曾弃过你呢?他不高兴是有道理的。
我们来看这两句诗,首先,有一种给自己盖棺定论的意思。好像他在这个事情上盖了个戳,表明事情就是这样。人们是常常这样的,对自己的境况加以评述,就好像把“自我”提高到了一个可以俯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