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安土重迁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的原因?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的原因?

中国人重视家庭,历代也以“孝”治天下,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宗族,血缘为主,造成了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姓氏文化和地缘认同。中国人的词汇中的地望,籍贯,落叶归根,认祖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另外一方面,中国直到现在,大多数人生活在农业社会,定居农业决定了人们倾向于安土重迁。

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为什么现如今北漂南漂这么多?

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后的必然结果。
农业社会农民附着于土地上,生产方式决定了其低流动性。人能迁走,土地带不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自然就“安土重迁”了。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型后,劳动力与土地脱离,而与“机器”结合。哪里有“机器”,哪里就有工作机会,就有生活保障,人口流动~飘,就成了正常现象。

为什么要魂归故里?

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一旦离开故土,就会产生思乡之情,进而思念亲人、爱人。
深层原因是经济与文化:
经济上,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稳定,一块土地可以无限地轮番耕种,长此以往,中国人便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家乡的感情也就极其深厚,以至于死了也要“落叶归根”;
文化上,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百善孝为先”……这一系列的思想也注定了中国人的思念之情情深意重。

为什么中国人故土难舍,对老家房子依依难忘?

中国人自古就有故土情节,对故乡有着深深的难舍难离,对故土对自家老房子里的生活方式依恋怀念,那种怀念挥之不去,常常令人魂牵梦萦,一辈子也忘不了,哪怕离家再远,最后也希望叶落归根。
这是缘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土地是根本,古人说国家是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土地给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土地带给人们的是饱足和安稳的生活,是生活的希望。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安土重迁。
当离开家乡,奔赴前程,有所成就后,是要衣锦还乡的。表示自己给家乡给亲人增光添彩,光耀门楣了。
当年纪大了,离开职场,最终是要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哪怕出门在外一辈子了,也是要回去的,就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描绘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后,当一个人最终的结局到来,人们也是要入土为安,是要入故乡的土才能得以安心。
这种故土难舍难离的情节延续到现在,依旧存在,每逢年节,人们都不惜千里万里,风尘仆仆也要赶回家乡,回到老房子那里。夜深人静之际,最容易引人思念的也是家乡的老房子以及老房子里的亲人。
思念故土的情节反映的是中国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文化本质,是中国人最深沉厚重的情感。
最后以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吧。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