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怎么读

吴啊萍读音?

吴啊萍读音?

“吴”,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wú,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吴”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吴”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如吴钩、吴越同舟;引申含义为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如吴下阿蒙
“啊”,读音为a、ā、á、ǎ、à,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啊”的基本含义为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引申含义为叹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如啊,你说什么?啊
“萍”,读音为pí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萍”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如萍泊、萍踪

带有萍字的诗句?

1.萍水相逢见倾心,枝树茂盛依归属。
2.萍浮水起鸳鸯秀,枝头飞来凤凰鸣。
3.萍水落花此刻逢枝叶并蒂共天青相濡以沫神仙慕思飞红柳待春风思伊人愁如浮萍梦君子念似曳技4.一叶浮萍,寄去相思十分恋数节翠枝,邀来爱慕满怀生

“相思愁白蘋”,请问“蘋”怎么读?有其他写法吗?

朋友,你好,感谢你的提问。收到你的邀请,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几天总算有了一点比较满意的理解,写在这里,希望对你有一点儿价值。
1
面对这个问题,最大的困难是我没有见过白蘋,没有形象的认知。形象是诗人与读者达成理解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唐诗就很难。
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查资料,多一点理解。如果能见一见自然中的白蘋,是有利于理解的。
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白居易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见了芦苇后,给我的感觉真是冷。所以见到白蘋,是最好的。
2
老师说写成“频”,一定有原因,还是要诚恳地请教老师。
通过查资料,我觉得写成蘋、萍都可以。
柳恽写的《江南曲》有:汀洲采白蘋。
温庭筠的《望江楼·梳洗罢》里有:肠断白蘋洲。
还有很多写到白蘋的唐诗,也有很多写到白萍的诗。这是从唐朝诗人用到“白蘋”的习惯讲,因为一个时代的人,很多常用语基本是一致的。
3
《本草纲目》里“苹”,为田字草;《王力古汉语字典》里“蘋”,为大萍、田字草。所以我认为白蘋、白萍都是指田字草。不过我没有找到“白频”,这个还是要请教老师。但是在请教之前,得有自己的理解。
4
从语言、文字发展史的角度理解,我认为:我们的汉字,首先是以字音表达字意,其次是字形表达字意。
比如我们听老师说一句话,会在脑中直接理解为意思。听到一句话,不是在脑中翻译成文字,再理解意思。字音直接到字意。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通假字的缘故。杜甫写诗有:耶娘妻子走向送。杜甫写诗多么认真,不会写错的。说明在古代“耶”就是今天的“爷”,没有对错。
字形不同,但是字音相同,很多字音组合成一句话,就有了特定的语境,听话的人就可以理解意思。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跳过字形,直接从字音到字意。因为重要的是诗人所指的意象是什么?不管是写成“耶”,还是“爷”,重要的是(杜甫所说的是)行人的父亲。只要在意象上诗人与读者达成一致就好了。
远古时期,在发明文字之前,先民们都是通过字音表意,没有字形。我认为:古人发明文字的最大动力在于“文字虽然表意功能不如口语,但是文字有口语不可替代的优势。文字可以跨空间传播,跨时间传播”。因为口语传播信息不出五公里,也传不到几百年后。因为当时没有电话、录音设备。不得不用文字。
试想如果刘长卿通过吟咏录下了《饯别王十一南游》,那后人学习这首诗,一定可以理解地更好。录音是没有文字的,通过口语直接到语意。当然我们得知道bai pin是什么。这样的话我们就跳过了字形,也用不着争论到底是写成蘋、萍、频了,因为只要是bai pin就可以了。就像只要杜甫说的ye,我们理解到是行人的父亲,就可以了。(这纯属个人意见,你首先要怀疑,接着根据生活经验论证,之后对的认同,不对的不认同)
5
诗人用白蘋,究竟讲什么?我认为是为了通过形象反映诗人的心境。
就像很多诗最后用意象写心境一样。
比如张乔的《河湟旧卒》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残阳的用法,与白蘋相同。
白蘋为什么可以给诗人愁情?
白色,是冷色,离别的人本身心情凄清,白色更增凄清感。
形态,叶子很小。诺大的天地间,此时的诗人同样感到自己很渺小,白蘋仿佛诗人的化身。
白蘋很飘摇,身不由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诗人也一样,无法留住王十一。文天祥怎么说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所以我们通过观察白蘋,就仿佛看到了诗人,因为诗人的心境与白蘋的处境一样。
杜甫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用沙鸥比喻自己,刘长卿用白蘋比喻自己。(还有待完善)
先写到这里,有问题可以继续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