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思南公馆的来历

上海思南公馆的来历 思南路的名称来历?

思南公馆是谁建造的?

思南路的名称来历?

思南公馆不是某个人或施工方建造,而是1920年由多人和国际机构成批建造而成的,历史并无详细记载,所以无法列举当时的建造者。

思南公馆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坐拥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同时汇聚了独立式花园洋房、联立式花园洋房、带内院独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多种建筑样式 ,是上海近代居住类建筑的集中地。 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内设有精品酒店、酒店式公寓、企业公馆和商业区,与淮海路沿线的百年经典建筑、名人故居交相辉映,成为上海市中心集人文、历史和时尚底蕴于一身,最具特色的风景。

思南公馆历史沿革始于1920年。这一年,沿“法国公园” (French Garden, 今复兴公园) 南面的“辣斐德路” (Rue Lafayette, 今复兴中路), 首批花园大宅拔地而起。随后的十年里,“辣斐德路”以南,“马斯南路” (Route Massenet, 今思南路) 以东,“吕班路” (Avenue Dubail, 今重庆南路)以西地区的花园洋房陆续建成,吸引了大批当时的军政要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迁入,使该地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居停和会聚之所。

1999年9月,上海市建设和房屋管理部门确定上海多个优秀历史街区作为保留保护改造的试点。卢湾区第47、48街坊,被列为试点之一。这一区域的具体范围:东起重庆南路,西至思南路西侧花园住宅边界,南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抵复兴中路,以思南路为界,分成东、西两块,涉及保留保护历史建筑51幢,汇集8种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类型。这就是今天被称为“思南公馆”的这片街区。

思南路的名称来历?

思南这个地方在贵州历史上开发较早,汉时就有了行政建置。由于时建时撤,变化较大,因此其历史名称也随之有了很多的变化。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今县释名》、《元和郡县志》、《贵州省志·地理志》所载:思南县,汉高祖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思南属之。后,益州牧刘璋在思南一带改设永宁县,蜀汉时又改为万宁县。

南北朝时置费州,即现在的思唐镇(见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

隋开皇五年(585年),于费州地置涪川县(今思南地)。

在三国以后为黔阳县的辖地,隋属务川县地。唐武德三年(公元621年)在此置思王县;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复置务州,后改为思州(以思邛江为名)。后改州为宁夷郡。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为涪川郡。故后人因之又称思南为思南郡(因在黔东地区建置最早,故后人亦称思南为黔东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宋为思州地。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思州土著首领田谨贤用所辖之地归献元朝,置新军万户府、随后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思南。乌江流经府前段亦称“德江”),隶湖广行省。后迁治所于龙泉坪(今凤冈县)。不久因司署毁于火,而移治清江(今岑巩)。于是称新治清江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故思州即新治思州南面之地)。(见新编《贵州省志·地理志》卷之一、《嘉靖图经》、《嘉靖志》)。又《黔史》卷一第6页载:“二田分据思州地,以其南为思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