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是临好还是摹好

初学者(高三毕业生)练字是先临好,还是先摹好?

初学者(高三毕业生)练字是先临好,还是先摹好?

谢邀请,摹写一般关点说能正其手脚,而实際上更容易捆住手脚,一旦养成习惯,便易手脚酸麻不易挣脱,而临帖亦不能正其手脚,却可以在临写中更容易用心正其手脚,更能起到训练并取得进步的作用。

关于书法学习中的“摹

习字之法,有临与摹。临是对帖移写,摹是用纸罩帖描写。临书不受载体材质限制,竹帛、纸张、砖石,甚至墙面都可以临写,尚在以刀为笔的殷商就有了“有典有册”的说法。
摹写需用能透影的纸。汉代蔡伦始制粗纤维纸。至汉末的“左伯纸”据说“研染辉光”,也可惜太厚。都不适合摹写。用纸摹书,约始于南朝,乃复制名迹之法。
学书之摹,不会晚于盛唐。唐是名家辈出的年代,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千古名帖。南宋姜夔主张:“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续书谱·临摹》临与摹互有短长,姜夔总结了两条:
其一,“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位置指的是间架结构,笔意指的是用笔的态势气韵。
其二,“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书是以“眼”取“字”、以“心”率“手”、以“手”驭“笔”的临移,因经意而“易进”。用纸罩着范本写,不走脑因而“易忘”。
自宋以来,学书率是先摹后临。明中期书家丰坊说:“初学者必先摹而后临。临而不摹,如舍规矩以为方圆;摹而不临,犹食糠秕而弃精凿。均之非善学也。”(《童书学程·论临摹)清末康有为提倡学魏碑,也以摹书为先:“欲临碑,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