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吸收峰化学位移的大小

什么物质的吸收峰可以在可见光区?

什么物质的吸收峰可以在可见光区?

当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含有p键的不饱和基团时,会使这些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移至紫外及可见光区,这种不饱和基团成为生色团.例如,CH2CH2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171nm处,而乙烷则位于远紫外区.首先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谱中,如果分子中存在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体系,则会有强的K吸收带存在,吸收峰位置位于近紫外到可见光区.

紫外吸收光谱提供的信息基本上是关于分子中生色团和助色团的信息,而不能提供整个分子的信息,即紫外光谱可以提供一些官能团的重要信息,所以只凭紫外光谱数据尚不能完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还必须与其它方法配合起来.

简述影响分子离子峰丰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

1、凡是影响屏蔽常数δ(电子云密度)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化学位移,即影响NMR吸收峰的位置。

2、诱导效应:分子与高电负性基团相连,分子电子云密度下降(δ下降)产生共振所需磁场强度小吸收峰向低场移动。

3、共轭效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可以使吸收峰向高或低场移动。

NMR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1、凡是影响屏蔽常数δ(电子云密度)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化学位移,即影响NMR吸收峰的位置。

2、诱导效应:分子与高电负性基团相连,分子电子云密度下降(δ下降)产生共振所需磁场强度小吸收峰向低场移动。

3、共轭效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可以使吸收峰向高或低场移动。

为什么电子云密度小化学位移大?

因为化学位移取决于核外电子云密度,因此影响核外电子云密度的各种因素都对化学位移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电负性和各向异性效应。

1、 电负性

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基团)吸电子的能力强,就会降低氢核外围的电子云密度,其屏蔽效应也随之降低,因此共振吸收峰移向低场,化学位移就会变大;若是电负性小的原子则相反;

什么是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呢?

在生物学研究中,增色效应通常指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也就是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 分子具有吸收250~280nm波长的紫外光的特性,其吸收峰值在 260nm。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34束缚#34了这种作用。

DNA变性后DNA双螺旋解开,于是碱基外露,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生物化学减色效应,在生物化学中,是指:若变性DNA复性形成双螺旋结构后,其260nm紫外吸收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减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