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如何确定的

古代怎样确定春分?

古代怎样确定春分?

按照古代历法物候的划分:五天一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年。春分为全年第四个节气,距离立春和45天。春分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就是燕子,春分来,秋分至;雷电自然现象开始发生。春分节气,属于传统的四时八节里的一个,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因此在古代对于这个节气,是有很多讲究和说法的。如《白虎通》载“明庶风,春分至,王者修封疆,理田畴”。
对于民间来说,《齐人月令》载“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齐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这里不仅提到了民俗讲究,还涉及到自身的休养和饮食等方面。而关于春分当天气候的征应问题,古人在长久的观测中也有明确的总结。如《易通卦验》一书中介绍,按照八卦对应方位和四时,春,东方,震位。如果有雾气在这个位置,就认为是符合规律的“正气”,偏左偏右皆有所应;同时认为,如果不出现氤氲雾气,则“岁中少雷,万物不实,人民疾热”。
按照汉朝著名的经学家京房的说法,其认为“东方有青云,岁熟;晴明,物不成”。《京房占》中,提出了春分当天,春分当天的风向征兆问题——风从乾来(西北方),岁多寒,金铁倍贵;坎来(正北方),豆菽不成,民疾病;艮来(东北方),夏不热,米贵一倍;震来(正东方),五谷成,亦无盗贼;巽来(东南方),虫生,四月多暴寒;离来(正南方),五月先水后旱;坤来(西南方),小水,人多疟疾;兑来(正西方),春寒等。
以上所讲,只是春分当日的气候在古代被赋予的不同意义和解读,权当作一个文化内涵。有些肯定不能相对照。如风从坤位西南方来,所谓的疟疾已经基本消除。

每年正月初几是立春?

2月4日或5日
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旧俗的春节。 立春是24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7月,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

属相以立春为界,还是以大年初一为界?

我国有多种历法,有相当一些人对各种历法分不清楚而混淆。对公历,农历,阳历,阴历,节气历,干支历,概念认识不足,常常而产生误解。就说属相以什么为界这一点,许多人的认识就错了。不少人以为是以农历为准,即以大年初一为界为准。这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现在民间使用之历法,是几种历法合混在一起使用。现世界通用的公历,我们也用,这公历是从古埃及阳改造而来,是阳历之一种,民间称为“新历”或“洋历”、“西历”,即与我们的农历,“旧历”“土历”,“东历”作有效区分。现行的公历,一年365天或366天。是依据太阳一回归年时间而创立的。我们的农历实际是阴阳合历,即阴历阳历合在一起便用。有人误把农历只当阴历了。阴历就是月亮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创制的。因为月亮朔望圆缺一次,周期用时长为29天12时44分5秒,历法要日计整,于是取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是354或355天,与阳历年有日差十到十一天。阴历仅反映月亮朔望圆缺变化特点,重在月变,无法反映天时气候变化,无法有效指导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我国古人在观察月亮同时,也观察太阳,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称节气历。节气历也是阳历的一种。二十四节气的使用,便可指导农业生产及人生活。农历,实质更多的是表示节气历的使用。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暖寒暑变化过程,能很好的指导人从事农业生产及生活。因节气是依据太阳运行特点而创设的,是阳历。所以从公历上看节气日期是比较固定的,前后仅有一天之差。节气不是很月亮而创的,与月历无关。习惯使用阴历月历之人,不清楚节气由来,也误认为节气是从阴历的,所以误认误解了。
我们除了使用农历外,还使用干支历。即以干支替代具体的年月日时。干支纪时是有法则的。十干十二支组配成六十花甲子。干支纪年六十一循环,一回头。年干支的变换,既不以公历元旦为界为始,也不以阴历大年正月初一为界为始。而是严格以交节气立春为界为始终。十二生肖属相,是紧附于十二地支不变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固定不变,支变属相才变。所以,严格地说,年属相变化,是以立春节气为界而变,不是以大年正月初一为界的。
辛丑牛年,在腊月二十二日22时58分交立春,交立春前属庚子鼠,交立春后立即要切换成辛丑牛。这是干支纪年切换的原则。从阴历看节气,这叫提前了,也有延后的,如今庚子就是正月十一日交立春,是延后,十一前是己亥猪,十一日交立春后才是庚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