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非恒道的区别

道与述的区别?

道与述的区别?

道和述都有说的意思,但也有区别。
道:道,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开篇》王弼版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版本:“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解释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大道之脉络是术之范式。辵、术两范式叠加。按着大道之脉络乍行乍止是述之范式。本义:循,顺行。如:“报我不述”。衍义:引申指“有条理地讲话、陈说”。如: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两个意思
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解释如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
拓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