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先确定的是哪个节气

请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哪个地域发明实施的?

请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哪个地域发明实施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呢,二十四节气其实并不是按照农历的历法指定的,留心一下的话,会发现每年各个节气的时间都比较固定,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比如春分总是在3月21日前后,而夏至总是在6月22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来划分的。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的时候,这一点被视为春分点。从这一点向前出发,地球每每往前运行15度,就作为一个节气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刚好对应着二十四个节气。
对于地大物博的我国来说,光气候类型就好几种呢,中东部主要受季风影响,是季风气候,而内陆深处的西北一带,则是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多,气候的特征差异也很大,所以其实二十四节气反应的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和每个地方都精确对应上,比如当立冬节气到来的时候,海南岛还是一派夏日风光,而春分节气期间,东北的羽绒服可能还没脱。
二十四节气自古就有,秦汉时期基本就已经完全确立,所以要追溯它所适用的区域,还是要着眼古代。在我国古代,主要的人口的活动聚集地集中在黄河流域一带,所以二十四节气其实是针对这一片区域的气候特点所制定的,用来指导人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业对于古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二十四节气能够比较好的反映一年当中的物候变化,也因此流传了下来。

二十四节气谁发明的?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不是单单一个人的发明创造,是长时间人们总结归纳出来的东西。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