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社会,续家谱有什么作用?

当今社会,续家谱有什么作用?

你从哪里來,他往哪里去,上下五千年,来有形,去有踪,家谱记载清清楚楚。谁是清官,谁是良相,谁是仁人志仕,谁是入赘,谁是乏嗣,谁是过继,甚至谁是恶霸污吏……等,都将如实载入谱中。光宗耀祖者,后者崇拜、效仿、学习、传承,劣者或违背祖训、伤风败俗者作为反面教材,后辈代代予以警戒之。如果没有家谱,各家各姓岂不是中断了亲情族谊,失去了家风族规,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成为忘踪弃祖之徒?!大兵如此直言,不知楼主认同否?

族谱中房谱收藏的意义?

房谱记录家人的传承,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有怎么样的祖先。

祖宗案和家谱的区别?

什么叫族谱?
古释:“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联属,其旁支别属。”所谓直系与旁系是相对而言,均可上溯为同祖。
他们“共相联属”的,这个“属”,就是这个宗下特定的族众。族众依然是一宗之下,宗之与族,族之于家。宗之下有因分衍或迁徙等形成一个族体,族体之下的基本单位是家,所以冠用“族谱”名的谱牒应是某宗下的一个新开辟的族体。
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宗族谱系,它只记述了这个宗族部分后裔。例:某支迁某地形成一个族体,它的谱系则是族谱。从整体意义上,它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宗族体系,所以族谱既不同于宗谱也区别于家谱。
什么叫家谱?
古释:“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又“家,谓一门之内”。所谓家谱,狭义地讲应是一直系内的本家之谱。汉以前,见之于正史载录的谱牒类书多以“世家”为名,且属王侯大夫及有社会重大影响的人物才具有。如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至汉,以“世本”为书目,专门记录姓氏、世系、居、作。例:世本十五篇。至隋,属谱牒的籍名多样,如:家传、家纪、家记、家史、世系、家牒、谱记等。按正史《隋书》载,首先出现在正史载录中有“家谱”冠名一书的为“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隋之后,在《新唐书》中,以“家谱”冠名的才真正开始多起来,如“谢氏家谱”、“薛氏家谱”、“颜氏家谱”、“李用休家谱”等。
按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书艺文志是秦汉以前著述的总录,隋书经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总录。”那么“家谱”一名的取用应在汉至南北朝时期。
所以,有说以“家谱”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为家谱,本应为一直系之本家谱。但后来,绝大多数是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从历史上谱牒用名看,宗谱、族谱、家谱应是有一定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