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讲的是什么

春困夏乏秋打盹有什么科学依据?

春困夏乏秋打盹有什么科学依据?

指人在春天容易困倦,在秋凉时容易疲乏,在炎热的夏天容易瞌睡,在寒冬的季节又容易贪睡不起。
这句话其实是运用“取类比象”的手法,表达了人对睡眠的需求与自然相吻合的内涵,具体是指人对睡眠的生理需求量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比如“夏打盹”指的是人在夏天对睡眠的生理需求量较小,“打盹”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其核心意义是指睡眠时间“短”;“睡不醒的冬三月”则是指人在冬天对睡眠的生理需求量较大,似乎总也“睡不醒”;人在春天和秋天则介于“打盹”与“睡不醒”之间,用“困”和“乏”来表示。
人在不同季节对睡眠需求的差异,从中医的角度讲,是“天人合一”的表现,随着季节更替,阳气和阴气相互转换,夏天阳气最旺,冬天阳气最弱,春秋则介于二者之间。
四季中阳气的变化意味着人的阳气的变化,人在阳气较旺时对睡眠的生理需求量较小,在阳气较弱时对睡眠的生理需求量较大,因此便呈现出“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样的状况。
天气转暖,人体体表温度升高,血液涌向四肢,五脏六腑和大脑就开始缺血,大脑一缺血,人就容易犯困。春困越明显,亚健康状态越严重。
肝不好的人,春天不仅犯困而且肚子会胀,尤其是饭后。心脏不好的人,春困会伴有胸闷、气短,有些人还有心悸。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症状最明显,整个人都会显得冷漠麻木,生无可恋,伤春悲秋。

老俗语说:人有夏乏秋打盹一讲,你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老人是这样说的:春困秋乏,冬恋被窝夏打盹。

什么是气虚?

什么是气虚?气虚是一种体质。
人的体质分五种: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
气虚体质就是其中一种,气虚体质是指一个人长期元气不足,主要症状如下:1,说话声小,呼吸短促无力。2,面色萎黄,舌头淡胖,舌苔发白。3,夏季易中暑,冬季易受寒。4,肌肉松弛,人总无力气。5,脉搏无力,容易出汗。6,消化不良,尿频,腰膝酸软,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
虚在中医里,可以理解为少的意思。气虚了,就是气少了。所以,气虚体质的人自然要补气了。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气虚体质的人,平时要多吃一些补肺气,肾气,脾气,胃气的食物,如:牛肉,兔肉,鸡肉,鲫鱼,胡萝卜,香菇,核桃等。少食生萝卜,红薯,薄荷,柚子,樱桃,枇杷,香菜等耗气的食物。
另外,气虚体质的人,极易感冒。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但气虚引起的感冒,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感冒症状,不大一样。怎样区分呢?气虚的感冒是不发烧的,往往只是咽喉痛,咳嗽,打喷嚏,鼻塞,持续时间很长,不易好,再遇风寒又加重,反复感冒。
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都极其低下,爱出汗,极易受风寒。所以在季节交替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饮食调整,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免疫力。也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具有补气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香砂六君丸,人参健脾丸等。
总之,只有这样,气虚体质的人,才能逐步达到五脏平衡,身体康健。
(以上文章中所介绍的中成药,如果哪位朋友想用,需咨询中医大夫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