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口令背向演示

要是给一帮没有接触过太极拳的人讲解太极拳,该怎么讲?

要是给一帮没有接触过太极拳的人讲解太极拳,该怎么讲?

不请自来客。
笔者去过大学给一个武术社团讲过太极拳,那些大学生对武术有爱好,而且体育课也学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为相对的比较好教。
笔者先是给他们打了一段陈氏太极拳,其中夹杂了一点二路炮锤。算是比较吸引人吧。和他们平时见的与认知的太极拳差别不小。就把眼球吸引来了。
然后嘴上说点较为深奥的理论。让他们开始站桩。(本来笔者认为应该会有基础吧。就让直接站的低桩,挨个调的,但是没有到四平马的程度。没想到他们身体素质竟然不大好。)
然后就做做基本功,教了开头的起式与金刚捣椎。纠正动作。让他们回去练,然后就回来了。
之后也没再去。
回想我师教我,上来全是基本功。桩都不让站。练了几个月的基本功,才开始让站桩,至于架子那就是更久了。当时也不厌烦。毕竟啥玩意都不懂。师父让咋练就咋啦。
哪像现在。一个个都觉得好懂拳。问的不是双重就是开胯。这玩意只有糊弄了。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陈氏太极拳的“新架是老架”怎么回事?

这种陈式太极拳的争议“新架是老架,老架是新架”------“新架”指陈发科的83式,“老架”指陈照丕的一路75式。
陈家沟关于太极拳的争议,要从陈家沟的事情去说。
陈子明(1878——1951)的著作中《太极拳要义二》,有对父亲的记述:“先严讳复元,自旭初,初学于耕耘公,功成后复从仲甡(1809—1871)习新架”。------这是陈家沟第一次出现老架、新架的区分。
那时,在陈家沟教的拳,多称为陈长兴的老架,那时的“新架”就是后来的小架。
陈子明的父亲陈复元,最初从学陈耕耘,后来又向陈仲甡(1809—1871)习练新架。 由于他的父亲学拳于陈耕耘和陈仲甡, 陈耕耘的父亲就是杨露禅的师父陈长兴,所以他的这篇拳理中的前面部分有陈长兴流传下来的《十大要论》和《用武要言》一些内容; 陈仲甡是陈鑫的父亲,后面部分有陈鑫著作拳理中的某些内容,不过并非完全的抄袭,而是经过自己的组织写作。
陈式太极拳历史上第二次出现“老架”、“新架”的叫法,是陈照奎在陈家沟教拳的时候。
1928年,陈发科(1887-1957)去北京去传艺,教的一路83式,没有听说他改了拳。他去世后60年代初,他的儿子陈照奎到上海教拳,说此拳为陈长兴老架83式。
有人认为: 陈发科在北京教拳多年以后,有创新加上去的东西。他加了3个式子:三换掌,退步压肘,中盘。而且,在原来的每一个式子上“加花”,就是为每一个老式子加上了预备动作和很多发力动作,在原来拳架的朴实无华上多了锦上添花。
而陈发科本人对于他教的东西一直不叫太极拳,而是叫炮捶。解放前陈发科主要在北平国术馆,解放后1953年创立了首都武术研究社,自任社长。
沈家桢、顾留馨1963年编的《陈式太极拳》一书根据陈发科所授内容,定了一路83式、二路71式,此书影响甚广。
在陈家沟,陈发科的孙子陈小旺,没有跟他祖父学过拳,他在陈家沟跟堂伯陈照丕学的一路75式。在1985年写了一本《世传陈式太极拳》就把这套陈家沟流行的75式作为“陈氏世传老架”。
1972年陈照丕去世后,73年陈照奎到陈家沟去教一路83式。陈家沟的拳师,包括陈小旺在内,就把这套83式称做“新架”。 陈照奎对此非常反感。当时,这种老架、新架的区分是颇具争议的。陈家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地方是老的,但是现在的拳却不一定是老的,因为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1928的到北京去了,他在北京教的一路83式才是老架。
陈氏老架一、二路成于1833-1913年之间;陈氏新架一、二路成于1887-1957年之间。
依据陈照丕的老拳谱92势(无大小架之分),陈发科的第五路陈氏太极拳(并非陈家沟拳械谱的“第五套拳”),可知,陈长兴所传拳法招式,不止于一路、二路。
陈照奎1979年在石家庄时曾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五哥陈照丕当年也是跟我父亲学的拳嘛。都是陈长兴公一脉相传的拳架嘛!”1980年在焦作时,他也说过:“怎么能说我父亲传的叫新架?我们练的这才是我们家传的真正传统老架。”
陈家沟的老架、新架,均以陈长兴传授为时间标准,并非指陈家沟拳械谱的通背拳谱。
我在1981年到陈家沟去时,从太极拳学校教务长陈伯先和几位老者口中,倒听见了几句真话,他们说,“老架(指75式)是新架,新架(指陈发科在1928年前在陈家沟教的一路83式)是老架!”------(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和新架 . 万文德)
(本文信息来自网络相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