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暹芭实时路径官网

台风的名字是源何而起?

台风的名字是源何而起?

台风的命名首先由世界气象组织确定那是那年的第几号台风,再由那次台风经过的国家和地区的气象组织提出带有民族色彩的名字而最终命名。

为什么立秋前后广西桂林最热?

实际上,刚进入7月,桂林市大部气温就开始逐渐攀升,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过境后,气温更是一路“高歌猛进”。那时候,最热的“三伏天”还未到,桂林就迎来了连续高温,大部最高气温直冲35℃,市民们感到非常闷热难受。随着副热带高压强势加强西伸,整个广西都处在“火力全开”的局势中,桂林频繁以36℃、37℃、38℃刷新着最高气温,坐稳广西第一位置。期间,偶有雨水滋扰,但只是暂时浇灭高温,尔后迅速反弹。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俗语农谚预测年景,什么意思?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今年冬天冷不冷,就看大小暑。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是不是感觉这几天的太阳特别大,天气酷热,烈日炎炎?其实,这就是夏天应该有的样子。老话说,“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才会有好年景”,这是老辈人千百年来和大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经验。
小暑节气就要到了,小暑节气一到,江南持续多天的梅雨季节也就结束了。小暑节气节气间的温度,有些地区将会达到35℃以上。可别嫌弃这么高的温度,就是小暑节气间大太阳把梅雨季节的潮湿晒干了,到了晚上的时候才会更舒服一些。杜甫就非常喜欢这样的天气,“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就是最好的描述。
不过,今年的南方一些地区下的雨有点多,发生了涝灾,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损失。甚至湖南江华的暴雨,导致16个乡镇受灾,转移安置了近7000多人。而北方一些又旱得旱涝得涝,像河南地区持续高温,就连村民家的塑料风扇都热蔫了。这样的天气庄稼怎么可能长得好呢?让农民苦头疼不已!
小暑又被称为“小热”,是酷热三伏天到来的前奏,到了大暑就会更加酷热。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些缓冲的时间,逐渐去适应这种闷热的天气。
老话说“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气候特征。
咱们国家是季风性气候,从热到冷的区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区(云南、海南全省广州、镇江、台湾等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作为季风气候区,一到夏天的时候就会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强大,夏天就会高温、潮湿并且多雨。咱们上学的时候学过,把这段时间称为“雨热同期”。对于农作物生长来说,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天气的。干旱少雨不利于作物生长,只下雨,天不热也不利于作物生长。
在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在一年当中最热的农历六月这段时间,多下雨是有利于作物生长,获得丰收的。例如:农谚“六月雨三泼,遍地出黄金”、“六月三天麻麻雨,狗子不吃稀面糊”、“六月怕干,九月怕淹”、“六月连阴吃饱饭,七月连把谷烂”、“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这些农谚都是说明农历六月下雨是有利于作物生长,庄稼容易获得丰收。
但是,雨多了也会有隐患了,会出现洪涝灾害,特别是对于我们种植蔬菜的农户来说,损失可就大了,我们吃的菜可就要贵了。
另外,当雨水扎堆在一个地区下雨的时候,往往其它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伏旱的情况。总之,还是平衡一些好。
更可怕的是那种台风天气,会造成我们农作物大面积倒伏。我们现在农业技能虽然提高很多,但是面对这种恶劣天气防范措施还并不多,往往会损失很大。
那么近期有没有台风呢?据了解7月初3号台风“暹芭”即将形成,或携带巨量雨水上岸,对华南地区以及广东沿海地区产生影响,要做好相应防范措施,这也是今年首个登陆台风。恶劣天气一来,最苦的就是农民了,今年化肥和油价不断上涨,前期投入增加不少,希望安安稳稳获得丰收,卖个好价钱。
小暑我们感觉很热的话,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会更加酷热。按古人的经验大暑节气不热反而是不利于庄稼生长的,往往收成不好。例如,农谚“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等都是说,到了大暑该热的时候就得热,有利于庄稼生长,获得丰收。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大暑、小暑没有往年那么热,那么到了大寒和小寒的时候也就没有往年那么冷。所以,我们要想知道今年冬天冷不冷,可以留意一下,今年大暑和小暑这段时间有没有那么热。
我们知道如果冬天不冷,地下的虫卵和病菌就冻不死,等到来年温度一上来,病虫害就会高发。另外,大雪有利于小麦等越冬作物安全越冬,老话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多氮就多,有利于小麦返青。
所以,你看老话说得“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才会有好年景”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您认为呢?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