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简短小知识

为什么清明节要放假?

为什么清明节要放假?

怎么会不重要,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光荣传统。祭拜祖宗更是应该的,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老人一走就完事了。生前我们做的再好,不可能没有遗憾,就当去了后我们的愧疚有个寄托的时候。祝天堂里的奶奶安好,无痛无灾。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这个题目好象小时候读书读到过。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和臣子介子推的故事。
说的是晋文公重耳为避祸出逃流亡,有几个臣子与他一起逃亡,始终不离不弃。介子推也在其中。一天重耳饿昏了过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了给重耳吃,救了重耳。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以前跟随他的臣子大加封赏,却惟独忘了封赏介子推。
经人提醒后,便差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不出,并背着母亲躲入深山。重耳听了臣子的话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来。火熄搜山,见介子推与其母抱着一棵柳树已被烧死,并留下遗诗,希望晋文公勤政清明。晋文公随定放火烧山这天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上山祭奠时,见柳树巳复活,记起介子推遗诗上勤政清明的话,便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这便是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烧纸是习俗还是迷信?

首先是迷信然后成为习俗。中国人没有像其它国家的人有着专门的信仰如教徒等。我们国家的人信的是先辈祖先,在我们国家有着神鬼一说,但这些都是没法确定其存在性的,但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性,这些就是迷。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因为一件事物能留存几千年,这本声已说明其可信性。所以才会有迷一样的信仰,当已成为习惯时,才会成为习俗

既然是习俗,又传承了几千年,看样子放弃的人似乎不多,是迷信还是有存在的道理,已经不用说了吧。从自已作表率,以身示幼小晚辈,辈辈坚持下去,并勤修善道,必得祖荫,所谓富贵之家必是多世积阴德,积善之家必有余荫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我也善良,也孝敬父母长辈,常做善事,为何还是苦命,甚至多灾多难,大概是这个人口流动的时代,欠缺烧钱敬香这种孝敬感念方式吧。

就习俗和迷信而言,二者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这就如同信仰一样,不管是佛教,基督教,你说他们是迷信还是习俗呢?
在我看来,习俗和迷信有着相同之处,这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不是唯物主义,都是唯心主义,这是从哲学角度上去说,也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说,既然属于唯心主义,那么他就是一个子无虚有的东西。
习俗和迷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政治评价上,主要分两点,第一,习俗是被国家承认的,而迷信是国家不承认。第二,习俗是国家允许的,而迷信,如果和政治作对,国家是要打击的。
而清明烧纸也同时具备了两个方面的含义,既是习俗,也是迷信,烧纸的本身不仅耗费了资源,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国家并不提倡烧纸,百姓也应该了解科学,用知识的头脑来武装自己,改掉烧纸的习俗,这对保护我们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总之一句话,人死了才知道孝敬,还不如人活着的时候尽点孝心。

把迷信这个词换成信仰就合适多了,清明节是中国人对祖先追思祭奠的日子,也是家族聚集起来增加凝聚的一个契机,对祖先的感怀对家的维护是国人千百年深入骨血的情怀,无论离家多远都是有根的人,这就是国人的信仰,信仰不一定在教堂和庙宇,也在每个人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