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最后两个月有什么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部位和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部位和症状?

乳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就是脊柱和肋骨,其次就是骨盆和长骨部位。发生骨转移后主要表现为骨骼部位的疼痛,严重者会发生病理性的骨折,化验检查可出现血钙和碱性磷酸酶升高。一般情况下,通过x光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癌骨转移症状是什么?

乳腺癌骨转移会出现疼痛,有的时候也会出现间歇性的疼痛,它和活动是没有关系的。初起在卧床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就会到了骨转移的后期,疼痛会严重的发展。往往在出现病变区疼痛几个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会出现骨质破坏。

乳腺癌淋巴水肿有什么症状,会疼吗?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0%;并且发生时间不一,有的术后短期发生,有的术后2-3年才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呈进行性加重,给患者带来疼痛、生活不便、影响外观以及心理上的负担;症状明显者常反复发作急性淋巴结管炎,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对于异常严重水肿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极少数患者提出“截肢”的极端要求。
1、乳腺癌术后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
全身的淋巴系统,由众多的淋巴结和淋巴管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淋巴液就在淋巴管内流动,最终汇集在一起,汇入血液中。腋窝淋巴结主要收集同侧上肢的淋巴液。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区域淋巴回流障碍。常见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这两种手术方式都包含腋窝淋巴结的清扫。由于腋窝淋巴清扫术移除了大部分的腋窝淋巴结,阻断了上肢淋巴液的回流通路,使其不能充分引流;术后瘢痕形成,压迫,也会增加淋巴水肿发生的几率。患肢淋巴水肿也容易反复发作急性淋巴管炎,反过来,反复发作的炎症也会加重上肢水肿。
当然,也不是所有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都会出现患者淋巴水肿,并且发生患肢淋巴水肿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曾经临床上收治了一例比较少见的患者,因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就诊,仅仅切除活检了一个腋窝淋巴结,就发生患侧前臂明显的淋巴水肿。因此,我们推测,发生患肢淋巴水肿不但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密切相关;并且易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解剖因素;这部分患者的上肢淋巴回流主要是通过腋窝淋巴结完成,缺乏其他有效的回流通路。此外,腋窝的放疗也会造成放射野内的微小静脉及淋巴管闭塞,还会因局部组织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上肢回流,进一步增加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
2、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如何分级?
上肢淋巴水肿根据其程度可以分为三级:轻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cm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常于手术后短期内发生;中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6cm,水肿的范围累及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重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6cm以上,皮肤硬韧,水肿累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国际淋巴学会关于淋巴水肿的分级标准:Ⅰ度:患肢肿胀,按之有凹陷,抬高肢体肿胀减轻;Ⅱ度:患肢肿胀,质地较硬,按之无凹陷,皮肤指甲改变,脱毛;Ⅲ度:患肢肿胀明显,皮肤变厚,象腿症。
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如何处理?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重在预防!手术治疗上尽量采用保乳手术,减少乳腺组织切除量;积极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避免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减少腋窝淋巴结的切除数量;尽量避免腋窝放射治疗,以减轻腋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多数轻、中度淋巴水肿者可在术后通过功能锻炼、物理保守治疗得以缓解,重度淋巴水肿者则难以痊愈,特别是患肢发生纤维化以后,水肿程度会进行性加重。以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 CDT)技术为主的物理保守治疗,被目前国际上公认为治疗淋巴水肿,疗效最确切,最安全的治疗方式。CDT是通过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和功能锻炼、皮肤护理的综合手段,来减轻患肢的淋巴水肿,并且作用较为持久,费用也不高。
因此,我们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乳腺癌术后尽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积极开展针对早期轻度水肿的物理保守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4、日常生活都有哪些注意要点?
避免通过患肢输注液体、抽血,避免患肢提重物,避免患肢长时间用力、甩手及下垂,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伤和不适当的按摩,避免睡觉时挤压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