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

康德法律名言?

康德法律名言?

1、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康德
2、思维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康德
3、人是万物的尺度。——康德
4、我不能让人变得更好,除非他们身上还残存着善良;我不能让人变得更聪明,除非他们身上还有些许理智。——康德
5、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6、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康德
7、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康德

康德的三大批判本质是人如何面对当下与未来?

康德的三大批判提出三个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报什么希望?一个是前提,一个是当下,一个是未来。
前提的问题, 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我们能知道什么。
古典哲学把真理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性,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只能感知物体的某些特性,物体的其它从属特性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影响人,而是人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范畴”,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范畴得以构造。
当下的问题就是“实践理性批判”回答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康德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提出了著名的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未来的问题就是 “判断力批判”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