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实验总结怎么写?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实验总结怎么写?

本次实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法进行细菌鉴定。细菌一般可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本实验将通过革兰氏染色使细菌呈现不同的颜色以达到鉴别菌种的目的。  革兰氏阴性菌将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将呈现紫红色。要想达到此目的,要求革兰氏染色必须成功。因此,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革兰氏染色的注意事项和影响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掌握革兰氏染色法外,我还掌握了油镜的使用。实验得到了应有的结果,通过其颜色不同鉴别了实验菌种的革兰氏阴阳性。

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革兰氏染色中脱色最关键,因为乙醇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成阴性菌。因而脱色时间一般控制为20-30s。

革兰氏染色实验步骤?

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蒸馏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燥,镜检。

为什么革兰染色后会形成两种不同的颜色?其机制是什么?三个学说?

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用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解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细菌如果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染色时,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呈紫色,这就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