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里面的重点句子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状语后置句?

齐桓晋文之事状语后置句?

《齐桓晋文之事》中状语后置句多为“于”字的介词结构作状语,如下: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句意:您坐在大殿上。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句意:与各诸侯国结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句意: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句意: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句意:种上桑树
6、有复于王者:即“有于王复者”
句意:(假如)有人向大王报告

齐桓晋文之事比喻赏析?

霸道,以武力征服的手段统一天下。王道,以礼义教化的方式统一天下。在本篇文章中,孟子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竭力劝阻统治者不要实行霸道,阐述了王道这一政治主张。
这篇文章形式上是一篇记叙文,实际上是一篇政论文。它没有采用一般政论文逻辑论证方法,而是通过人物对话阐明论旨。由于通过问答形式表现论说过程,有一定的情节和戏剧性,人物性格与神情也跃然纸上,因而本篇比一般政论文更富有文学性。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善于论辩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纵擒开合,灵活自如,始终将辩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表现出了善辩的卓越才能。
二、善于因事设喻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了五个比喻。这五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浅显明白而设想新颖,能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类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切中要害,具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
三、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很富有鼓动性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与“义”和“道”相生发。有了这种内在的“义” 和“道”的修养,孟子的文章充满了道义和感情,形成了一种理直气壮、义正辞严的气势。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高扬以“仁义”为本的“王道”理想,反对充满血腥的“霸道”行径,这样一种高远境界自使文章生发出一种浩然正气。而文中又多使用排比反问的句式,也强化了文章的气势。
总之,孟子文章气势充沛,辞锋犀利,论辩激烈,明显反映出在百家争鸣影响下的文章特色。在《孟子》中所表现的孟子形象,既是一个傲岸不屈的儒者,也是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