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尺子画燕子的画法简笔画

6-8岁男孩毛衣编织全过程?

6-8岁男孩毛衣编织全过程?

1、12号针圈织正身,双螺纹起针252针,织2.5寸底边,换10号针织,排花,花样简单,麻花12针 9针上针,21针为一组花,共12组。
2、花样织30厘米,平均收12针,余240针织全平针,织够1.15尺。
3、12号针圈织袖子,双螺纹起针60针,织2寸边,换10号针,加6针,共66针,按12下10上排花,袖子按10-2-12边织边加针,加到90针。
4、正身和两个袖子圈起来织,各留8针作为腋下留针,这时环针上共388针。
5、正身继续平针,袖子继续按上下针织,按照2-8-33收针,收针处为正身和袖子连接的地方,形成四根径,径两边各2针,一次收8针。

幼儿数学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以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你们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远处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哪句诗词你看了一眼就忘不掉?

诗情如人,只看了一眼便有了永远!
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人、事、物都会让我们念念不忘,一首好的诗词就如同一个知心的人,也会让我们念念不忘。
诗词如人,有灵魂,有故事,忘不掉一个人,忘不掉一首诗,这种感觉刻骨铭。
诗词浩如烟海,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诗词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我愿把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几句诗词分享给大家欣赏!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作者: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古决绝词柬友》赏析: 如果人生会有很多事和境遇,人若都是初见初知的样子,该有多开心快乐!若只是遇见、初识、初知,那些过往的开心快乐,会令人难以记怀。时光流失,在回首之间,那些过往早已流失,物是人非,令人遗憾。2.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作者:战国·庄子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道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赏析:天汗泉水干涸了,生存的本能,生命中的小鱼彼此依偎,用嘴里的唾沫来相互润湿喂养对方。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相忘而自在。很多时候,与其谴责大难临头自保,不如从理智中回首,一起受苦,相互扶持、苟延残喘,不如相忘于自然!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作者: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苏轼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剩感伤。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思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内心的多少凄凄凉凉,悲悲苦苦。如果就是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现今多种原因,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让一个正值壮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更期。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赏析:如今再来此地,佳人不再,不知了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里。虽妖娆夺目,可没有你,再美的春色也抵不住内心深处的悲凉之情!这是一首人们称之为“桃花缘”的 诗,读到这句诗,总会迷失在怅然之 中。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者: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赏析:回想这份感情难忘怀,本是值得追忆的,只是当时身历其境,毫不在意,只留下一份惆怅,恍如隔世。一个“已”字,令人胆寒。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