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注作者是谁

集注和注解的不同?

集注和注解的不同?

集注和注解的不同在于二者词义不同。
集注,意思是集中,汇集前人对某书的注释,有时附上自己的见解,多用做书名。出自《元史杨恭懿传》:“后得朱熹集注《四书》,叹曰:‘人伦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妙,皆萃此书矣。”集,这里指集子、诗文的汇集。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比如:注解、批注。或用来解释字句的文字。比如:附注、脚注。
注解, 用文字来解释字句。比如:注解古籍。或者解释字句的文字。比如:凡是书内难懂的字句,都有注解。

四书集注是什么意思?

全称《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编注。 由此有“四书”之称。 注释中发挥理学家的论点,明清统治者定为必读注本。

朱熹新儒学主张?

答:宋代朱熹的新儒学主张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其“新”主要表现为在批判、排斥佛、道的同时,广泛、深入地吸收了佛教与道家。道教的思想资源,对古典儒家的经典和思想作了新的诠释与发展,从而使儒学获得了更为适合近世社会文化的一种新的形态。

四书名称的由来,是源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吗?

《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