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字符正确写法

文字的种类和特点?

文字的种类和特点?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隶书
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楷书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

如何看待书法中的取势?势和章法的关系是什么?

所谓书法取势,就是书法的气势,气势则是由于线条的形态变化使人产生类似于自然万物的状态和联想。
古人对书法取势论述很多,比如,怀素自述草书所得:“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韩愈在形容张旭的草书创作过程时写道:“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此例甚多,不胜枚举。
作为今人理解的取势,通常有两种,即横取势和纵取势。就拿一个字来说,能像盖房子一样,将不同特征的线条结体成一个字,但这个字是见方,见扁,还是见长?笔力是横着使劲,还是竖着使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取势。那么运用到整篇中,也就是说章法中,我们会看到纵向写的,力量向下贯注,虽流动但气脉不断,这就是纵取势。
用笔结字时取得态势的技法。“取势”可以避免点画平直呆滞,将点画进行种种布置,使其静中见动,活泼多姿。故古书家多称点画为“某势”,如“柳叶势”“新月势”等即言从形体中表现出之态势。唐张怀灌《玉堂禁经?结裹法》云:“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又云:“夫人攻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工。”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譬成章第十二》云:“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笔势,莫以字大难,而慢展毫头。”又云:“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又云:“均其体势,形而势显,不急不有形势。”蔡琰曾云:“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识势也含造势,即创造书势。创造书势之要诀,即“意在笔前”。此乃历代书家共同之经验结晶。意在笔前即在动笔作书之前。胸中定有书势之内心设计。腹稿足,即对字体结构、布局及章法,都预想完备,胸有成竹,然后下笔。
?? 意在笔前之另一含义:即于书前,以自己之情感注入笔墨之中,方能成功完成佳作。如唐代怀素的杰作《自叙帖》,点画飞动流畅,结构圆转多姿,表现出了纵横开阔的意境,这是善于取势的榜样。
总之,“势”是书法的精神、是书法的灵魂,是书法的生命,取“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幅书法作品的水准,愿我们都学会取势,善于取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