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吃梨的过程及感悟

节气小故事怎么写?

节气小故事怎么写?

1、惊蛰吃梨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2、冬至传说冬至节气最早是周公采用土圭法测影测出来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河南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相传“冬至”是24节气(时间平均法)当中最早被周公测定出来的一个,因此有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说法。《尚书·洛诰》中说: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山东惊蛰有什么习俗?

“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因“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

什么是春梨时节?

今日惊蛰,民间素有“吃春梨”的习俗,俗语是这样说的“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
这是因为过了惊蛰这一天,天气渐暖,人们容易口干与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而且吃梨也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远离疾病与害虫。
但梨子性偏寒,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但我们可以加入红枣、桂圆等温补的食材,煮一壶水果茶,可以润肺生津,助益脾气。

梨煮熟了和生吃有什么局别?

我煮了一个梨,尝了尝,除了味道有点黑暗没别的

秋季,正是各种梨上市的季节,怎样吃更靠谱,生吃和熟吃有何区别,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
这段日子很多人都会觉咽喉干、痒痛、音哑,嗓子好像有一团火一样直往外冒,这是因为在天气明显变暖的背后,偶尔还会乍暖还寒,再加上气候比较干燥,嗓子“冒火”也成了必然。因此,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子含有85%左右的水分,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还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苹果酸等,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
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春燥,有益健康。梨具有清新润肺的作用,对肺结核、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所出现的咽干、痒痛、声音嘶哑、痰稠等很有效,还适宜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者。
《本草通玄》中说,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效果。梨,性寒、味甘,归肺、胃经,不管是生食、蒸熟、榨汁,还是烤熟或是煮水都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梨的食用方法:
蒸熟:这是一种传统的食疗补品,先把梨从蒂下三分之一处切下当盖,挖去梨心,掏空梨中间果肉、并切块再把川贝母细粉(3克左右配1个梨)及适 量冰糖放入梨中,再把梨放在蒸锅里,大火蒸45分钟左右,取出后即可食用。这种吃法不仅润肺,还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周围亲朋如果有嗓子不舒服的话,尽可以放心食用。
榨汁:把生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机榨汁后取400毫升左右,再与10克冰糖、1枚胖大海一起煮,20分钟后即可服用。常饮此汁可以润肺生津、利咽开音。
煮水:这种方法制作简便,把生梨切片,再与冰糖、银耳一起放入沸水锅中熬煮,可以起到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平时也可以把其当做甜点食用。
初秋九月,最适吃梨,润嗓去火,还在等什么。不要忘了每天最少8两水果哦。
注作者信息:内蒙古营养健康促进会 副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 王思露
文章属原创,如有转载请告知本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