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到底是什么成分

舍利子到底是什么成分 舍利子究竟是什么物质?

舍利子究竟是什么物质?

舍利子究竟是什么物质?

答案:舍利子不是结石,而是人体骨骼在火化时骨质重结晶的产物。200摄氏度时骨骼出现了碎裂变形和收缩,逐渐升温燃烧到400摄氏度时,骨骼中的有机成分开始重新结合,升温到600摄氏度时,骨质又重新结合成晶体,这些晶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三角形、圆形、多边形和其它不规则形状。从600到1200摄氏度之间,这种重结晶现象变得愈加清晰明显,并且晶体开始生长变大,当温度升到1600摄氏度时,许多晶体开始融化变成球形,超微结构上的改变使骨骼中的碳酸钙和盐类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晶体,也就是所谓的舍利子。舍利子形成的说法中,部分人认为是体内结石形成的,这种解释存在一定漏洞。因为舍利子都是色彩斑斓的,而结石大多数是黄色的。这就很难解释舍利的红色、蓝色和琥珀色。并且许多佛教徒长期只吃素不沾荤腥,长此以往人体内会缺乏动物油脂,胆汁分泌变少并且浓稠,与素菜中的草酸结合一起形成草酸钙肾结石。而舍利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酸盐和磷酸盐,钙盐较少,所以结石是舍利子这一说法站不住脚。关于舍利子的形成,相信市面上大多数都是人为制作的。2008年时就已经有人专门申请了舍利子制作的发明专利,在中国知识产权的官网上就可以搜索到。

舍利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舍利子是人体矿物质的鳌合物,还有少部分钙质和金属盐沉积。

舍利”是梵语,译为灵骨,源自梵文Sarira,又译实利、设利罗、室利罗等。意译体、身、身骨、遗骨。相传释迦牟尼佛涅盘后,经火化出现了许多坚硬如石的物质,佛教徒称其为舍利。舍利是一种结晶体,坚固如钢,金光闪闪,形态各异,色彩缤纷。舍利的形态有珠形、花形、块形、牙齿形等,颜色有黑、白、红、银、蓝等,故称为“五色舍利”。据说,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红色的是血肉舍利。”

也有人说舍利子是高僧们体内的结石所形成,可是结石的化学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易碎,这些物质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可见“舍利”不是简单的碳酸钙(CaCO3)。我个人认为舍利子应该是一种人体身上的矿物质所形成的坚硬物质,或者称其为鳌合物。在经过大火烧烤之后,残留下来的东西。而为何有些舍利子会有颜色或图样,或许与烧窑的过程中会产生窑变的道理一样,与身体内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而一般来说,身体的体质越是碱性体质,体内的矿物质含量越高,骨质密度越好,经过火化之后不会成为灰烬而会形成坚硬的残留物质,也就是所谓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