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和肝的关系是什么

中医中的肝脾不和与脾肝不和有区别吗?

中医中的肝脾不和与脾肝不和有区别吗?

中医的肝脾不和和脾肝不和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谁先受邪,如果是肝先受邪产生不适影响到脾就是肝脾不和,反之如果是脾先受邪累及肝就属于脾肝不和。
中医讲整体观念,任何一个脏腑受邪都会影响和他相关的脏腑及整个机体。
肝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肝位于人体腹部,横隔之下,右胁之内。中医讲肝藏魂,为血之藏,筋之宗。《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蔫。”,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肝的疏泄和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会影响胃的降浊功能,表现就是嗝逆,嗳气,腹部胀满,便秘等,如果影响到脾的升清功能就会出现眩晕,飧泄。中医称为“木旺乘土”。
脾胃为中土,互为表里,五行属土,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胃主收纳,脾主运化,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如果脾胃有病,可以影响到其它脏腑,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脾胃不健,肝木常易乘虚侵犯,会出现胃痛,腹痛,纳呆,口苦等症状。
中医讲求辩证,区分病的主次,以好对症治疗,对理下药。
愿此问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小小的帮助。

脾虚对肝功有影响吗?

谢邀。
现分别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两个方面说说这个问题:
一.中医认为,脾虚对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都会造成影响。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生命活动的协调统一。
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摄血液。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消化吸收功能的协调和血液的调控两个方面。
脾主运化,是指脾气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水谷精微转输致全身的生理功能(水谷精微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和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
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肝得滋养,才能发辉正常的疏泄作用。若脾失健运,可致水湿内停或湿热内蕴。水湿内停,则肝胆疏泄不利,症见纳呆便溏,胸脘痞满;湿热内蕴,熏蒸肝脏,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可导致黄疸,肋痛。
脾运化以生血,生气以统血。脾气健运,血液化源充足,血循脉行,不溢于脉外而藏于肝;脾化生血液、肝调节血量;脾统摄血液、肝通利血道。肝和脾的功能相互协调,以维持血液的生理功能。脾失运失摄,肝失疏失藏,常致失血诸证。
二.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看:脾虚不会直接对肝功能造成影响。但因为西医肝脏的功能包括了中医脾脏的部分功能,故肝功能不正常者会出现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