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对地雨对风的全文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意境切合?

如何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意境切合?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当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任国文系主任的刘文典请好朋友陈寅恪帮忙出测试题。
陈寅恪痛快的答应了,很快就把题出了出来。刘文典拿到试题以后发现只有三个字:孙行者。
刘文典不解,便问陈寅恪其用意,陈寅恪解释说,对对联最能考察学生知识储备和文化水平,用对联来考验国文系的学生再合适不过了。
果不其然,很多学生被这道题难住了,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什么唐三藏,什么猪八戒都有,却是文不对题,得了零分。
当然,还是有学生对出来了,其中一个叫周祖谟的学生对的是“胡适之”。这个答案让陈寅恪称赞不已,胡适当时是北大的教授,也是陈寅恪的朋友。而且无论从词性上还是平仄关系上都很工整,便给了周祖谟满分。
其实陈寅恪心中理想的答案是祖冲之。“祖”对“孙”,二者属于关系称谓;“冲”对“行”,二者同属动词;“之”对“者”,二者又都是虚词,所以说十分工整。
周祖谟的“胡适之”同样十分工整,“胡”对“孙”,二者同为姓氏;“适”对“行”,也都是动词,“之”对“者”,同样都是虚词。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对联的要求:
一是要对仗,且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主谓对主谓。这里可以多看看《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作为参考。
二是追求平仄,对联说白了就是律诗中的颔、颈联,所以说要求大体上也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在字数上,因为有的对联不是五字和七字,有时多有时少。五字和七字时,要按照律诗的平仄关系起,不是五字和七字时,则无要求。但是上平下仄还是要遵循的。
对对联大体上的要求就是这些,至于对联中的意境,我个人认为与诗词也是差不多,但是需要更加简练。因为诗词可以有上下句的铺垫衬托,对联却不同,它只有两句话,所以一定要简练。
意境跟个人的文学功底有很大关系。按照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意境说就是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的说法就是情景交融,一切从真情实感出发,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所以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最美的。
所谓“意境”,自然是写景抒情时才会有。我看现在很多的上联都是随便把几个优美的词凑成一句话,这样还这么谈意境。而有的人虽然是真情流露,但是在遣词造句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感情有了,却没有美。
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文学功底不够,况且现在喜欢古典文学的人越来越少。读都读不懂,又怎么会写呢?
总之一句话,喜欢古典文化,那就努力钻研吧!

什么对大树对韵歌大树对什么?

按照对韵歌,花对树。
对韵歌里面没有直接的大树对什么,只有山花对海树,也就是花对树。部分对韵歌原文: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