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是什么

魏晋风流和魏晋风骨的区别?

魏晋风流和魏晋风骨的区别?

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下句:魏晋风骨浪淘沙;如何对上句?

三国两汉英雄谱,魏晋风骨浪淘沙

秦时明月水调歌,
唐宋遗尘扬柳枝。
民国才情如梦令,
魏晋风骨浪淘沙。

短歌行体现汉魏风骨的四个特点?

从《短歌行》看建安风骨 曹操的《短歌行》作为一首颇具政治抱负的诗歌,不但在内 容上表达着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在风格3也颇具明 朗刚健、慷慨悲壮的气势。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思想表达,都代表着建安风骨的典型特点。
一、风骨与内容
风骨这一论断自古有之,其主要用于探讨文章文辞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众人对其理解略有不同,有观点认为,“风”源自《国风》,要求作品具有内在的艺术感染力,与创作主体的气质相关。“骨”则指作品艺术风格构成的元素,是对文辞结构方面的要求。总体来说,魏晋风骨便是当时的一种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
二、风骨与语言
钟嵘《诗品》中曾列曹操的诗为下品,评价其“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善四言诗,其语言多为本色之句,缺少华丽辞藻的修饰。虽与钟嵘“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评价标准有一定距离,但其语言的准确性、简练性与明晰性,依旧使得文 章的表现力更加突出,“骨”气愈发强劲。
三、风骨与技巧
《短歌行》在对魏晋风骨过程中借助了比兴与用典等技巧。诗歌强调风骨并不意味着艺术尽废、精神独存,其反映现实并非简单划一、平直浅易,而总是以含蓄蕴藉之法,给人以深长的思考与隽永的回味,这就是比兴手法的运用。
四、风骨与气质
诗歌中体现的风骨是个人气质的外在体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指出作家的个性气质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曹操一直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据推测,《短歌行》创作时曹操正处于赤壁之战后内忧外困的处境中,在此情况下,他必须招揽人才为己所用。事实也证明,曹操确是一揽天下英才,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在建安年间归附于曹操。《短歌行》整首诗的风骨力度均是作者心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