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否说过食补不如水补

中国人讲究吃啥补啥到底有没有道理?什么时候开始流传这句话的?

中国人讲究吃啥补啥到底有没有道理?什么时候开始流传这句话的?

这个说法并不能在正统中医文献中找到依据,多半是江湖郎中以讹传讹居多。
若大家研究中医祖典《黄帝内经》就知道没有这个说法,只提到一些治疗方法,如食补、药补、再一些针灸、祝由之类的。当然食补优于药补,但是这里的食补只是针对具体的食材诸如植物小麦、高粱之类,或者动物牛肉、狗肉等针对不同食材具有相应的补泄功效。并没有说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并不是说眼睛近视就吃鱼眼、肾虚就吃猪肾之类,而是根据不同食材的寒热补泄等功效对不同寒热虚实体质之人进行相应的进食,以调和人体内阴阳之气,相应食材、药材都有其对应的归经功效,有的入脾经,有的入肾经,有的入肺经,有的兼而有之,这都是要经过大量实践与尝试的,古有神农尝百草之说,后有李时珍尝百草编撰《本草纲目》的说法,若是吃啥补啥,两位医学前辈还需要尝百草以身试药吗?
除了《黄帝内经》,《景岳全书》、《伤寒论》等都没有提到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
因此说吃什么补什么的,多半是流传自民间的偏方,或者一些歪门邪道。有些所谓的民间医生遇到一两例有温补功效,就将偶然当必然了,自以为自己悟出了规律,然后就这么的流传出去了。这就导致有人说中医不科学,其实只是部分没有正规传承的古代医学者胡乱传,对此应当对其做相应的引导与管控。
谈到民间偏方,虽不能一棍子打死,但这些民间偏方很多都不可靠,有些纯粹是杜撰的,有些是巫医流传,有些是个别人吃过有效果,然后祖上流传下来的,对于这些民间偏方,必须要经过严格考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那些杜撰的务必拿掉,懂得医学基本原理的都能一眼看出来,有些不完善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要根据患者对症下药,不是同样的症状就可以吃同样的药的,寒证又可分为实寒与虚寒,热证也分实热与虚热,湿证也分为寒湿与湿热等,务必要辩证施治,不然就会成为庸医或江湖骗子。
喜欢我,请给我点赞哦!

中医缺乏对中药成分的研究,靠什么理论来用药?

中医药严格的讲,它属于验证医学。人类一路走来,特别重视与环境的依存。对动植物的辩识、改良、食用、化生用了上万年的时间。从饱腹、适从、接纳、推崇的过程和节点考察,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轴。“神农尝百草”是人类历史取象的浓缩,并不是神农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总结。《神农本草经》的精华,早期都是人类药食同源的生存基础。通过对气、味的把握,寒、热的理解,配伍的生化得出了人生丰富的体验。春夏长夏秋冬,东南西北中,金水木火土,肝心脾肺肾,辛咸甘酸苦……这些元素如影随形,聪明的古人干脆给他们建立一套宇宙模型,就如同钟表,紧一紧发条,妙、分、时三针就会在系统齿轮的协调下自动计时。日月轮回,春夏秋冬,外在的能量催动人体不断变化,随时令加减衣服,按节气起居作息,依植物生长成熟度选择食物,一切都那么和谐,史书中千岁、百岁奇人常有记载。有文字记载以来,医药案例跃然纸上,到今天为止不计其数。伊尹汤液的烹调技艺,演绎成了经方走上正途的源泉。中医药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经方传承,疗效靠的是“气、味”,“寒、热”之阴阳调和,而从未有过成分之配比。就如同我们每天的食物,米饭面条,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诚然,我们都知晓这些食物组成的成分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等等,但我们依然还是每天吃的都是食物,而不是成分。当然对成分的研究是有益的,华夏文明不断倡导“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