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在哪里生活时间最长

梵高为什么没有成为牧师?

梵高为什么没有成为牧师?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1853年——1890年)是我最喜欢的西方油画家,看到关于他的话题,我总是忍不住想回答。
如果对梵高感兴趣,想详细了解梵高的艺术人生的读者,我建议去拜读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写作于1934年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到目前为止,这部书是对梵高生平和艺术历程介绍得最为客观、真实的一个,打动了无数读者。
另外,传记类动画影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同样是了解梵高的好资料。
梵高自画像
梵高之所以没有成为牧师,最根本原因是,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位为精神而活,为艺术而献身的人,他认为只有画画,才能让自己漂泊不定的灵魂安定下来,他的生命早已跟绘画融为一体,分也分不开。也只有沉浸在绘画里,面对光怪陆离的色彩世界,他才能打开火热的内心世界,感到自己还活着,如果不让他画画,或者压缩他的画画时间,他会觉得生活失去意义。牧师在西方是一个服务型行业,每天要守候在教堂里,负责照顾和帮助信徒,还要招呼来教堂祈祷的人,同时还要干其他杂事。梵高如果当牧师,完全可以解决掉生活问题,但肯定要压缩掉他大量的画画时间,所以,梵高不愿当牧师。
作品《收获》
梵高画画时有多么疯狂,我举几个例子。
在去世前一段时间,梵高跟朋友高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巴黎北部约30公里的小镇奥维尔,这里属于欧洲典型的阳光小镇,山清水秀,大自然的色彩非常丰富,每天太阳升起,梵高就会背起画夹来到野外,面对自然美景来画画。只要进入画画状态,梵高会忘记吃饭和休息,直到太阳快落山,光线非常黯淡,看不清画画时,他才意识到该回家了。而此时,他由于忘记吃饭画了一天画,早已被饿得两眼昏花,没有气力,依靠意志力才能走回去。
作品《星空》
这段时期,梵高只要听到大巴黎周边的城市,如巴黎、布鲁塞尔、安特卫普等城市举办画展,他会毫不犹豫前去参观。然而,他太穷了,没有路费乘车,只能选择步行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去看展览,往往提前好多天出门。
一路上,他肚子饿了,会拿自己的油画作品跟附近农民换几块面包吃,渴了会喝河水或泉水,最终坚持走到目的地。对艺术如此虔诚,也只有梵高能做到,放到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南布拉邦特省小城津德尔特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教堂的牧师,按理说,他将来子承父业是不错的选择,但他长大后偏偏喜欢画画,就自己做主,选择了艺术事业。
作品《岩石和树》
梵高没成为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好弟弟,兄弟情深,弟弟对他的绘画事业十分支持。从1876年夏天开始,梵高实际上做过几个月的牧师,但他的性格过于偏激,也不喜欢受约束,无法适应教堂的环境,于是,梵高就跟弟弟提奥商量,要离开教堂,追寻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梵高跟小自己4岁的弟弟提奥表态:我要去画画,将来做一名画家。
看到哥哥对画画如此感兴趣,提奥就对哥哥保证:去吧,我会大力支持你!
作品《三朵向日葵》
之后,从1880年开始,梵高真正踏上了绘画创作道路,到他1890年去世,他真正的画画时间实际上只有10年,用这10年创造了一个美术史的奇迹,只因为梵高是几百年难遇的艺术天才。
在这10年里,由于梵高没有任何收入,为了支持哥哥的绘画事业,提奥每月至少拿出工资的一半,给哥哥购买绘画工具。为了哥哥,提奥甚至到艺术经纪公司去上班,主动学习艺术品的推销技巧,到处练习画商,帮助哥哥卖画。但事与愿违,在梵高生前,提奥仅仅帮哥哥卖出去一幅画,并没有改善家庭的生活。

荷兰人如何评价梵高?

梵高并不厌倦生活,甚至对生活抱有极大程度的渴望。为了这种渴望,他可以任凭蜡烛灼烤自己的皮肤,可以用剃刀割下自己的耳朵,甚至离弃富庶的家庭,在极度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坚持作画。
旁人眼里,梵高始终是疯子。偏执而自我的生命旅程中,梵高最渴望的也是被理解、被爱。家族中与相关有关的成员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能理解梵高的人却只有弟弟提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