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强烈的地方会出现什么现象

磁场现象较强的物体?

磁场现象较强的物体?

电磁场就是通过带电物体运动形成的一种电场与磁场交替变化的物理场,在这个环境中,带电物体和磁性物体都会受到力的作用。
现实中,形成的比较强大的电磁场有:
1、变压器;
2、无线电天线;
3、船只、飞机、机场塔台、雷达站等地方的各种雷达。
家用电器中最强的微波炉。

磁暴现象具体指什么?

磁爆
全球性的强烈地磁场扰动即磁暴。所谓强烈是相对各种地磁扰动而言。其实地面地磁场变化量较其平静值是很微小的。在中低纬度地区,地面地磁场变化量很少有超过几百纳特的(地面地磁场的宁静值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都超过 3万纳特)。一般的磁暴都需要在地磁台用专门仪器做系统观测才能发现。
磁暴是常见现象。不发生磁暴的月份是很少的,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可能一个月发生数次。有时一次磁暴发生27天(一个太阳自转周期)后,又有磁暴发生。这类磁暴称为重现性磁暴。重现次数一般为一、二次。

为什么有说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

好像有规定(上课老师讲的):认为1Wb的磁通量,是1㎡的面积里通过一条磁感线。也就是说,如果空间里某一块区域的磁感应强度是1T,那么在垂直磁场的方向上画个1㎡的框,框里面就通过一条磁感线。但是这个规定没有什么用,对我们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增添疑惑),所以全当放屁。
磁感线和诸多场线一样,只是(磁)场的一种形式化的表述。这种表述形式有很多奇妙的地方,可以正好符合“场”的一些性质,这里不讲。
更新:场线模型有它的合理之处,虽然缺乏严谨性,但是它确实是极其巧妙的一种模型... 大家好像不大喜欢这个模型,但是我觉得它留着还是有点用的。
场线模型的不合理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场线是不连续的模型,我们既然把它看成“线”,那对其计数的时候就必须按“条”来数(这样是离散的!),这是不合理的。
对于“磁感线条数是不是无数条”,这是个好问题。比如说电场,显然,一个电荷在空间里形成的电场是“弥散”到整个空间的,用线来描述的话,就会感到:难道不是无数条电场线吗?那“无数”不就没办法区分“多”和“少”了吗!
问题在于,场“线”模型是离散的,而实际的“场”是连续的,所以造成了我们难以直接将“场线密集程度”与“场强”进行联系。
如果从【通量】的角度考虑,就会好理解一些。
高中物理这样讲:对于一块面积,正面穿过这块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就称为磁通量。也有人把磁感应强度称作“磁通量密度”。
请你把“磁感应强度”这个词,换成“磁通量密度”来进行理解:一块地方的“磁感线密集程度”,就相当于,在这个地方画一个框,这块框上的磁通量除以框的面积。
这样理解的不同,在于,我们已经预先将“磁通量”理解为连续的量,从而避免了磁感线条数离散的尴尬。不知道对你的理解是否有帮助?
“一个点是否在磁感线上”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大,因为在我看来,磁感线的模型只是为了更好地形象解释磁通量...

对,实际上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引入的。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这种方法叫“理想模型法”。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磁场强,磁感线疏的地方表示磁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