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气血的认知

中医理论:你是怎样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

中医理论:你是怎样理解“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

本人非中医,但熟悉国学也信服中医理论,并且曾经学过本科以上三个理工科专业,也按情况需要看西医。比较喜欢用现代语言作出自己的解释。
古中医或养生功法所说的气,一直是现代人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气,不同于空气,但也与空气有关。气,与运动相关,但也不仅仅是运动。
以现代语言解说,大多数时候,气的概念其实更接近于振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结合古中医与现代科学,在我看来,前后两个气的含义是有差别的。
第一个气,气为血之帅之气,主要是振动的意思。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绝不仅仅依赖于心脏跳动的直接作用,还要依靠心跳作用于血管产生的脉动,这种脉动像地震波或水面波浪一样有推动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有一些来自肺呼吸进来的氧气的作用。氧气首先为肺部血管中血液细胞来使用和承载。如果说血液细胞不会在接触氧气的第一时间使用氧气供给自身需要,这是个笑话,绝不可能滴!
故,如此内涵丰富的气或振动,才能作为血之帅,引导血液循环。
第二个气,血为气之母之气,主要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意思,但也包含振动。血细胞是氧气的载体,可以说是气之母,即母体承载胎儿之义。同时,血液作为血管中的流动物质,也对振动的产生和强度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结一下就是说,心脏的跳动不仅推动了血液,也产生了血管的脉动持续作用于血液,同时通过血液本身对脉动产生持续的影响,产生相互调谐的作用。故,血液不仅承载了氧气(或二氧化碳),也对血管的脉动(振动)产生作用。气不仅仅是振动,也作为具体的物质——氧气(或二氧化碳)对血液循环产生作用。故,气综合起来说,也接近于正在运行中的能量,并非贮存起来的能量。
不得不说,古人用字的精简或一字多义,给现代人的理解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古人也意识到了字的多义性这一点,故格外强调“悟”。作为现代人,不能简单的解释古人的语言,要圆融无碍的解释,才能真正Get到古人的本义!
外行之语,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有人说气血双亏靠补,那么如何判断补气到一定程度合适呢?

有没有什么定量说这个气血中的气什么程度是合适的?

实际上“气”不是永远维持一个固定的状态。
中医讲五运六气,一年分为六季,风季、热季、暑季、湿季、燥季、寒季,每年固定六步不变,称为“主气”。补气不能过度,过度则主“主气”亢盛有余,变成“气实”。
简单来说,这牵涉到中药“疗程”的问题。
上面讲到六季,每一季的气都应保持平衡,不可过盛。根据六季来划分时间,每季是2个月。所以,虽然具体情况是因人而异,但中医补气的疗程基本固定,一般是一个月一疗程。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疗程,也就是一个月补的气,是正常人一季的气的50%。
这里要提到一个原则,即“非虚勿补”。只要有气虚证,连补一个月,也不会造成气盛。
——有没有“正好”的情况呢?没有。这样想,只要达到“虚”,就是说人体消损了50%以上的气。就算再加上50%也肯定是不足100%的。也就是说,只会欠缺,不会过多。
至于欠缺的这一点,是不会再继续“补气”下去了。而是“补血”。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同根同源,血可以转化为气。
可以这样理解,严格遵照医理来补气,其实是无法“补满”的。因此,患者根本毋须判断补到什么程度合适,因为肯定还是不足。
其实治疗气虚的过程要很久。就算连用一个月药补,之后停药了,气虚的症状只能说有所改善,但不会完全消失。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消失。
在之后的时间里,不补气,只补血。补血的程度判断就很简单了。所谓“流通方为补”,补到“通”就好。什么叫通?血虚血亏的症状消失,就算通了。血虚的症状跟气虚不同,只要对症,效果立竿见影,而且到了“通”的程度,症状就会消失。
但实际上,这时血也没完全补满,最后的阶段,要靠人体自身机能的发挥,最后达到彻底痊愈。
也因此,中医更注重停药后的调养。并且,原则是非虚勿补,滥补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