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译文

后世必为子孙忧的为什么意思?

后世必为子孙忧的为什么意思?

后世必为子孙忧的意思是为子孙担忧。
出自先秦孔子及弟子的《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施行这个政策的前提是武德吗?

不是。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
出处是《论语·季氏》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段文字通过孔子对鲁国贵族季氏将攻打小国颛臾的谴责和对学生批评教育,反映其行仁政、施教化之政见,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的思想。

既来之则乐之出自?

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安无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安无倾”的意思是“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2、出处:《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3、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4、译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