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语法20种

雾锁梧桐寒雨后下联怎么对?

雾锁梧桐寒雨后下联怎么对?

问题中的“雾锁梧桐寒雨后”一句的下联可对为:风扫丹桂花落时。
如何解读,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句子的意思上看,上联“雾锁梧桐寒雨后”一句,描写了深秋时节雨打梧桐的苍凉景象。所以下联“风扫丹桂花落时”一句,则同样描写深秋的另一景色,秋风扫落叶。这样就做到了意蕴相通。
2、从结构上看,上联的“雾锁梧桐、寒雨后”,与下联的“风扫丹桂、花落时”一一对应,显得对仗工稳。

对联中的“串对”指的是什么?

串对也称流水对,属近体诗中的一种,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串对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金秋含情邀明月下联?

上联:金秋含情邀明月
下联:银冬怀春约朝阳
银冬即雪冬,怀春冬天来了春天也不远,约朝阳与邀明月对仗恰到好处。
流水对属近体诗中的一种,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

白话诗与古诗的区别?

语言上的区别:白话诗用白话文,古典诗用文言文。
格式上的区别:白话诗没有格式,自由而随意。古典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比较自由,近体诗则讲究平仄、对仗、字数等等限制。但古体诗同白话诗还是存在语言上的区别。
语法上的区别:现代诗和古典诗由于语言不同,在语法上也有差异。

有了解韵脚诗的吗,其渊源可追溯到哪里?

韵脚诗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文学体裁。顾名思义,每句的句尾都押韵即是韵脚诗,平仄韵、邻韵通押,或间转韵,或一韵到底。篇幅长者转韵,短者则平仄韵、邻韵通押和一韵到底为主流。
这种诗歌形式虽起于近代(二十世纪30年代抬头),但其文风却深受“古体诗”的影响,声调起伏,自由奔放。所押的韵脚之频繁,之宽泛则更甚于“近体诗(格律诗)”与“宋词”,而行文语言却是以“现代诗”的语法为主。例诗如下:
《兰花草》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盼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处处,添的许多香。
《瓶》
作者:郭沫若
我凭依着南窗远望,
西方的天际一抹斜阳,
那儿是蔷薇花的故乡,
那儿有金色的明星徜徉。
晚风哟,你是这样的清凉。
少时顷你会吹到那西湖边上,
你假如遇着我那姑娘,
你请道我呀平安无恙。
韵脚诗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臧克家先生便是一位忠于“韵脚魅力”的身体力行者,是此风大行的先驱者,更是著作等身一样的老一代人民艺术家。
而真正让这一体裁大放异彩的却是一位当代歌曲词作者——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作者;尤以中国风擅长。
《东风破》——节选
作者:方文山
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大家耳熟能详的《七里香》、《菊花台》、《东风破》这些歌词,都可以视为是他写的韵脚诗。当然,这些具有强烈韵脚诗特点的歌词只是方文山的糊口之作。他曾著有独立的诗集——《关于方文山的素面韵脚诗》。其中收录了方文山自出道以来写下的一百多首韵脚诗。之前提到的那些歌词却一首没有收录进去,且诗中没有标点符号,力图恢复“古体诗”的写作风格,可见方文山的志向远大。
其实说起韵脚诗的渊源,不得要提一下《宋词》和《元曲》。
不错,这些不仅与诗有关,也都与歌、词、曲有关。熟悉《宋词》和《元曲》的朋友都会知道,前者可用《词林正韵》去考究韵脚;后者用的则是《中原音韵》。但两者的词牌和曲牌中却都存在着“平仄韵通押”的特点,《宋词》中具备这一特点的词牌有:《西江月》、《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偏哨》、《戚氏》等,以平仄韵通叶格的词牌为代表。例词: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作者: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元曲》则更甚,除了“平仄韵通押”之外,还具有:不避重韵,一韵到底,频繁借韵、暗韵、赘韵、失韵的特点。也就是说“荤素不忌”,只要“韵母”相通即可入韵。例曲如下:
《天净沙·秋思》(小令)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我觉得还用再多说什么呢?《元曲》分明就是古时的“韵脚诗”嘛,反过来说,韵脚诗是不是就是当代的“元曲”呢?
当然再深入追溯下去,众所周知中国所有诗歌的源头皆来自于《诗经》,但是这么扯下去格调就显得不高了。谢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