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谁说的

乐不思蜀是谁说的 “乐不思蜀”说的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谁?

乐不思蜀讲的是刘禅。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

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是谁写的?

乐不思蜀刘禅写的。最早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司马昭还设宴招待他。宴会上,先表演魏国的歌舞,原蜀国的官员都觉得很难堪,只有刘禅看得很高兴。司马昭又叫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官看了都流下了眼泪,而刘禅却嬉笑自如,没有一点点亡国之恨。司马昭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魏国的一位大臣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即使诸葛亮没有死,也没法长久扶持这样的国君啊!”于是问刘禅:“你还想不想蜀国?”刘禅答道:“我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想蜀国!”

乐不思蜀是谁写的?

乐不思蜀:三国时蜀国被魏攻破,蜀国皇帝刘禅移居魏国洛阳时所说的话,意思是现在活得很快乐,一点也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的话: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所以这个成语是裴松之写的,描写的是刘禅亡国后的状态。

乐而不思蜀是哪位历史人物说过的?

没有乐而不思蜀,只有乐不思蜀。这是个典故,而且原话也不是这四个字,而是“此间乐,不思蜀”。这是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在亡国后说的。

诸葛亮死后,蜀国式微,主宰魏国大权的司马昭派兵灭了蜀国,后主刘禅带着蜀国群臣投降,作为俘虏被迁居魏都。司马昭经常宴请刘禅和蜀国降臣。一次在宴席上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乎”,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就是这么来的。